站不上塔尖的金融行业求职者:销售性质岗位85%简历是硕士,20余场面试一个本科生都没遇到
西装革履,皮鞋擦的一尘不染,在高档写字楼中办公,出入上流的社交场合......这一切,符合人们对于金融从业者的想象。
从美国华尔街到北京金融街,名校毕业生云集于此,商业传说在这里缔造。985高校硕士、海外求学经历成为标配。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们怀揣简历奔波在面试场上,希望能够获得一张“入场券”。
这个行业的求职者优秀程度,上限不封顶,但下限极高。
脱口秀演员House曾在表演中提到:“我学金融的时候,哪能想到我每天处理的都是这些问题。我当时每天的课表,投资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学完这一套课程的人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被这个世界选中了。”
而毕业后做银行柜员时,他因不能随时去厕所,穿着成人纸尿裤上班;点钱不仔细少了100元钱,被领导训斥要“逐张清点”,被纸钞的粉尘呛到“掏鼻子能掏出50块钱”,这些都是曾经学金融的他未曾设想过的未来生活。
现实情况和段子中描述的一样残酷。一位在券商负责招聘的Hr形容,金融行业就像一个金字塔,能够爬到塔尖的人万里挑一,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从金融系毕业后,都不得不从事着行业中最普通的工作。银行柜员或理财产品的销售岗位,也有大把研究生参与争夺。“优秀是没有上限的。”
在学历内卷的金融行业,什么人能站上金融行业的塔尖,成为想象中的精英?
北京金融街/图源视觉中国
末流985本科被看做“劣势” 除了努力还要拼资源人脉
从事风险投资工作的周至,从不认为自己是精英,他更喜欢叫自己“金融民工”。
周至本科来自一所国内下游985院校,研究生在美国留学。两段投行部,一段研究所,四个投资机构和一家保险公司,加起来,他有着八段实习经历,最短三个月,最长八个月。从大三之后,周至不间断的实习了两年多时间。
在美国读书时,为了避免实习经验的缺失,他依旧保持着远程实习,有公司要求按国内时间打上下班的卡,每天晚上他需要定下一个凌晨四点的闹钟起床打卡。
他在美国留学了一年半时间,花费了100万左右。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他仍然感觉“很值”,因为出国留学是他这样“本科出身不好”的人想拿到一份好工作的必经之路。在他的了解中,只有本科至少是中上游985高校出身的学生,才能不被“卡学历”。
此外,除了“国字号”背景的企业,同等条件下,金融行业更倾向于录取有留学经历的求职者,其中美国留学经历的认可度较其他国家更高。
为了弥补本科的出身,他放弃了有奖学金一年30万学费的学校,选择去了一所金融专业更好的学校,学费翻倍,60万一年,没有奖学金补助。
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跻身这个行业的“金字塔顶”。他现在在一家未上市的港资美元基金金融机构中做风险投资的工作,更优秀的人才,则聚集在上市公司及研究院中。
求职的过程也并不顺遂。去年的秋招季,周至投出了200多份简历,进了20余轮面试,最终拿到了4份offer。他觉得这个结果令他足够满意:毕竟自己本科出身是劣势,也因身在美国无法立刻前往公司试岗。
周至分析,自己不能参与试岗可能是很多公司筛掉他简历的原因。试岗不是“你符合要求,公司就要你的”,他打比方称,金融机构会预录取6个,实习后再采取差额录取法,录取其中3个,发放最终offer。这种残酷的“丛林法则”,正运用在很多国内金融机构应届生招聘中。
“在这个行业里,我非常普通,比我优秀的人多了去了。”周至说道。在他参与的20多场面试中,没有任何一个本科生的身影,求职者学历结构是绝大多数的硕士和少数博士。“可能本科的学历,也不好意思往这些企业投简历。”
在周至的本科同学龙飞眼中看来,周至现在的工作是当时班里数一数二的。龙飞本硕都就读于本校,明年毕业的他,投身在这场秋招之中,至今没有收到offer。
他认为,投行和研究员是金融金字塔顶部的岗位,但要求很高,需要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投行实习经历,而且还要有资源人脉。这样的岗位,自己“想都不敢想”。班里一位同学通过熟人推荐进了投行,实习了两三个学期后拿到了转正的资格,是自己班里工作找的最好的人。
他找工作主要看一些国企,银行,同时也在准备明年的省考。在这个实至名归的“史上最难就业季”,找一份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成为他最大的目标。但他清楚的知道,现在体制内工作的竞争也相对激烈,进银行需要做一段时间柜员,胜在工资稳定,但也需要“打破了头抢”。
销售性质岗位收到85%简历是硕士 学历整体水涨船高
在孙佳怡看来,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最终大部分流向的还是金融行业承载人数最多的销售岗位。
孙佳怡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江苏的券商工作。今年,由她负责高级财富经理岗位的秋季招聘。
这个名为“财富经理”的岗位,工作内容却不像名称一样高端——它需要维护客户关系、开拓新用户、负责向客户推荐理财产品,靠业绩拿提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销售”。
报名这一岗位的人不在少数,孙佳怡对学历“卷”的程度有些吃惊。一共收到的一百多份简历中,只有不到20份简历学历为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高达85%左右。“整体学历水涨船高,这些学历的顶尖程度,肯定远远比不上投行研究所。”
就她了解,投行和研究所的学历下限是“双985”(本硕均为985),上不封顶,可以无比优秀。而在自己所招的岗位,学生多毕业于“既不是顶尖的,也不是次等的”高校,属于“大家都听过的那种”。
学历考核外,实习经历也是招聘看重的另一环。有些候选人曾有顶尖投行和研究所的实习经历,但知道自己的学历“够不上”,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一岗位。孙佳怡觉得,这些候选人是能很清楚的认识现实的。
也有候选人投递时并不了解,孙佳怡打电话表面这是销售岗位后,对方直接回复“不考虑了”。一位有着多年人力专员工作经验的前辈和孙佳怡聊起此事,表示“他们可能还需要经过社会的毒打”。大多数候选者在知道有业绩考核后,仍表示可以接受。
孙佳怡就读保险学学术研究生时,一度将自己的择业目标定在研究院上,她想着,毕竟自己是学硕。但还没到毕业,她就“早认清了”,研究所的工作强度和对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要求,普通的高校或没有这方面天赋资历的学生是根本达不到的。
她庆幸于自己去年获得了这份管培生的工作,没赶到今年“更不好找”的时候。最终财富经理这一岗位录取的候选人中,国内高校有人大、央财的,国外高校有伦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的。
随着“最难就业季”的到来,择业难在各行业已有体现,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达到了909万人,其中,超过10%的学生为经济、财经类毕业生。从教育部公布的招生情况来看,经济、财经类专业招生规模未见明显缩减。
《2021 中国留学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2020 年,“会计与金融”是硕士留学申请最多的专业,占整体申请量的 17.9%,排在第二的“商务与管理”专业,占比达到 13.5% 。
“僧多粥少”的局面广泛的出现在金融领域,学历的内卷近年来也在逐年加剧。据招聘信息来看,金融业提供的岗位没有明显扩增迹象,工、农、中、建四大行2017年至2020年3年间,员工数量减少了约2万人。
更多没有985院校学历“傍身”的研究生,也在寻找着出路。
到30岁也赚不回留学花费 银行柜员很多研究生“求而不得”
今年秋招大军中的一员彭鑫,身高183,高中时是班草,一表人才,走在路上会有女孩来要他的联系方式。而在职场上,他是求职大军中最普通的那群人。
彭鑫本科就读于国内一所二本院校,后前往英国读研。学历普通,既不聪明,也不优秀。普通家庭出身的他花费35万元在英国留学,几乎“用了我妈这些年工作攒的所有钱”。
他将自己称为出国“花钱买学历”,性价比不高,但没有其他选择。要不然,以自己本科的学历,在这个行业内“什么工作也找不到”。有了研究生的文凭,他觉得,自己现在能进面试的公司,都是以前连简历都不敢投的。
在彭鑫参加的4场线上面试中,一个本科生都没遇到。招聘的通知群中需要备注学历,见过零星的一两个本科,但“概率基本是百分之一”。
大部分岗位的薪资都不高。他将目标瞄准了两个,一个是国有银行,胜在稳定,基本不会被裁员;一个是各券商和企业的销售岗位,胜在薪水高。
“想这些有什么用呢?有工作能要我不错了,还能轮到我挑?”他自嘲道。由于学历的“硬伤”,找工作两个月时间,他海投了上百个职位,一无所获。家人通过关系帮他找到一家上海的银行柜员职位,条件是必须会说上海话。从小长在东北的他,却认真的考虑了,问朋友:“上海话我这两个月能学会吗?”
他在与朋友的聊天中也无处不透出焦虑:“大家过的都挺好,就我没有工作”。朋友劝他放松点,他回“你能这么说是因为你有工作,不知道毕业在家啃老是什么感觉。”
家庭条件普通的他算起一笔经济账,今年25岁的他如果去了银行,到了30岁,刨去生活开销,不仅存款为0,连留学的花费都不一定能还给父母。
在孙佳怡看来,金融行业的薪资实际上并不高。“金融除了研究所和投行,其他的基础薪资是很一般的,不像没有外界想象中的,整个人都发着金光,那只是属于少数人的光环。”
黄雪2018年从中央财经大学本科毕业后留学回国,现在业内一家研究所工作。她回忆自己的本科同学,大多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父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孩子通过学习经济专业来实现阶层跃迁。
而现实中,这样的目标很难达成。大多人毕业都在一次次失败中认清了自己,拿着和想象中“年薪百万”相去甚远的工资,成为金融行业最普通的一员。
销售和银行柜员是彭鑫眼中最佳的两个去处。性格内向的他被问及怎么想找这样的工作,无奈道:“要是有别的能干我也不想”。
龙飞从来没想过自己硕士毕业去做柜员很不值。在他眼中,在今年的就业行情下,柜员的岗位“有就不错了”。“就这个柜员,很多研究生求而不得。”龙飞说道。
九派新闻记者 王怡然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