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变革,政权失而复得,利用美人计救国于水火
王朝的更替似乎是一个法则,逃不了也躲不掉,但是在王朝覆灭之前,或者是在君王熟悉到王朝的问题之前都被变革过,当然,变革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而历史上的中兴局面是不多的,我们所熟知的一般都是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弘治中兴等等,在中国历史上经历的第一个中兴却鲜为人知,它距今有四千年之久,那个时候还是公天下的局势,这个中兴便是少康中兴。
夏商周时期离我们是最远的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我们在历史上学的很多内容,我们在生活中熟悉熟悉他们的一些文字符号,我们在《诗经》中读过他们男女的爱情故事,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陌生的是,我们对于这个王朝的发展,它的在禹之前,部族首领实行的是禅让制,也就是所谓的公天下,部落首领以禅让的方式产生,自禹开始,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禹后来的继续者也不再以禅让的方式产生,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也开启了家天下的先例。
禹本名姒文命,据说其寿命很长,活了一百岁,但是在位仅仅八年,在这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姒文命就要物色下一代的候选人。
而姒文命的首选候选人便是皋陶,但是他却英年早逝;还有一个扶助大禹治水的有功之臣益,所以,就将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益。
展开全文
禹死之后,益继位,但是却被禹的儿子启夺位,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继位后的启并没有继续禹的作风,不断沉溺于享乐,游玩无度,死后也放弃了以往的禅让,而直接将位子传给了儿子太康。
可能世袭制的通病便是如此,从上一辈手里接过来的天下,自己没有经历过,所以一点也不珍惜,太康甚至是不如启。
可能是先辈给他的政权太过于稳定,他报之以的不是勤政,爱民,相反而是游猎,换来的不是一片好评而是哀声哉道。
所以,政权的稳定自古就是如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惋惜的是太康对于这句话始终不知道。
后裔挟天子以令诸侯
关于后裔,我们大多都知道的是后羿射日中的后裔。而此后裔非彼后裔,这里所说的后裔是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他野心勃勃。
太康游猎遭到有穷氏的阻拦导致有家不能回,便是这个后裔的点子,这个时候后裔夺了太康的权,在太康死后,便扶持太康的弟弟上位做傀儡,在位十三年死后有扶持其儿子姒相上位。
他之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像曹操一样具有雄心壮志,相反,他想的便是有更多的权势,也借此更有机会贪图享乐。将所有的国事都托付给大臣冷浞。
冷浞是冷国人,从小便胡作非为,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甚至恐惧自己的师傅陆续收徒弟,把自己的老师毒死。
但是他却被后裔认为义子。冷浞作为这样一个人,他绝非善类,后裔58岁的时候强立一位美姬纯狐为妾,这个纯狐和冷浞狼狈为奸,慢慢渗透,最后将后裔的亲信逐一除掉,最后除掉了后裔,冷浞野心逐渐膨胀
后裔死后,他便开始残杀有穷氏,有穷氏也逃到了边远地区。
冷浞继位以后,夏王对冷国进行攻打,两军相持几个月,最终无功而返。冷浞也开始预备,招募兵士,攻打夏,姒相被杀,夏正式亡国。
夏朝的复兴之路
冷浞灭夏之后,天真地以为,将姒氏全部断子绝孙了,但是却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夏王一个怀孕的妃子活了下来,并生了一个儿子,便是少康。
可能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历过苦难的孩子更轻易懂得人生艰难,更懂得民生疾苦,太康长大以后也当了一个小官,却被冷浞知道了,下令搜捕,太康也只能开始了逃命的生活,逃到了虞城,被国君招为女婿,有了岳父的支持,太康决定一定要复国。
夏朝的老臣也纷纷回附少康。
美人计助少康复国
在《楚辞。天问》中写道: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其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船斟觅何道取之。写了少康袭击了冷浞,冷浞躲避,被少康找到,冷浞被少康杀死。这一切都要回功于一个女间谍,那便是女艾,她对夏朝复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是一个漂亮的女仆,乔装妆扮进进冷浞的宫中,给少康提供情报。
少康中兴
因为年代太久远,历史资料少之又少,少康中兴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历史资料。
但是在自己的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姒少康的故事,能够鼓舞人们,即使是身处逆境,也不应该舍弃,少康在国家覆灭之后仍然能够挽回,这阐明了皇权是天赐予的,天不该亡,即使是在被人篡位之后,仍然有机会多回来。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