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拍电影,就像在写论文
最近看几部法国电影,愈发感慨:
法国人拍电影,就像在写论文
,以“非虚构”的真实关注当下,或剖析人生真相,或围绕某一命题处处思辨。
看感很特殊!
看的时候,是法国人普通日常的生活流,普通、无聊、琐碎,要耐着性子看下往;看完,却在以后日子里不断反刍,不断在某日想到戏中一个场景、一种氛围、一首歌或者一个角色。
究竟是一个经过哲学练习,几百年理性思潮与革命洗礼的民族,支持全世界艺术作品的背后(看法国人投资了多少部国外艺术电影,给外国文学家颁了多少奖章),终究是更理性、更现实关怀的人文传统。
2023年看过又印象深刻的法国电影,包括这两部:
《巴黎夜旅人》
这部电影横跨1981~1991十年时间,讲述1981年革命运动之后,一个单亲母亲带两个子女艰难度日,最终回到正轨的故事。期间,采纳过一个离家出走、四处流浪的女孩;几年之后,女孩又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
展开全文
首先,它是生活流叙事
,没有明显的剧情冲突,叙事风尚是淡然、日常、散漫,无非日常的日子里,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出现了,孩子们长大了……它就像随手从架子上抽出一个家庭某个十年的家庭档案,随手翻翻,只是十年间的流水账生活笔录——而,
“真实”自有力量
其次,这是一部讲“之后”的电影
。它讲1981年运动之后,左派执政之后;一个母亲被放弃之后……我喜欢这种《娜拉走后怎样》的“之后”叙事,所有的激情、璀璨、疯狂、破坏之后,人们如何重建秩序?重建日常生活的秩序,重建内心的秩序。
尽管单身母亲和两个子女属于两种“之后”,但却互为镜子,在日常里一点点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重回稳定轨道。
整部电影的气质,就像让-克劳德·卡里耶尔那本《乌托邦年代》最后的章节,整座巴黎就像陷进一种迷雾。似乎每个人物都以可见的命运发问:
所有的奋不顾身、拼尽全力,换来的真是我们当初想要的吗?
《我的国王》
罗曼·波兰斯基1992年电影《苦月亮》,把男女关系的探索推向极致,完美演绎一段男女关系“好感—相爱—顶峰—分裂—仇恨—虐待”的过程;
加斯帕·诺2015年电影《爱恋》,让一对年轻的热恋男女穷尽各种方法、手段,往保护爱情的激情,追求男女长久的相爱……
这两部电影都是法国投资。可能只有法国人如此关怀爱的本质、人类关系……这类永恒命题。
《我的国王》讲爱情,讲男女一见钟情,爱情来了,电光火石,绚烂炫目;它陆续推进一步,探讨婚姻,讲爱情的消失,婚姻如何束缚个体人格与自由,探讨婚姻这座城堡里个体与责任、自由与边界
——所以,
爱情是感性,婚姻是理性。
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它怎么可能属于婚姻,属于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婚姻本身就是一种“反人性”
,它要求我们征服自我,牺牲一部分自我,往适配另一个人,适配Ta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等。最终两个人像两个咬齿,磨掉些许棱角、锋芒,然后才能咬在一起。
《我的国王》就是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走不进婚姻的男人,一个扛下所有、为他生儿子、主动结束婚姻的女人。
导演镜头的明利、干脆,令人印象深刻。显现出来就是一个个日常生活的切片,相见、好感、朋友劝慰、结婚、怀孕、矛盾等等。
予我,这是两部非常典型的法国电影。
表面,是淡如水的日常生活流;底下,却是法国人理性、思辨的内核。
推举朋友们看看。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