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致敬电影大师大卫·林奇,法国艺术家皮法雷蒂中国首展将启

电视时间:2周前阅读:1

法国闻名艺术家

伯纳德·皮法雷蒂

(Bernard Piffaretti) 于中国首次个展“双峰与伴”将亮相上海里森画廊。展览将显现艺术家与过往一年在其巴黎工作室完成的新作,在皮法雷蒂 “运动图像” 风尚绘画创作中,叙述电影大师大卫·林奇和奥逊·威尔斯的影响,以及他们作品之间的联系。

皮法雷蒂于1955年出生于法国圣艾蒂安,目前在巴黎生活与工作。他致力于运用重复的方法来分析绘画的构成部分,于1986年开始显现了“皮法雷蒂体系”,确立了其线条分割法的创作方式。

皮法雷蒂被誉为同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过往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潜心研究其“皮法雷蒂系统”创作方式。此次上海展出的这组丙烯画作均诠释了这一创作方式。每次开始创作时,艺术家先在画布上建立一道“中心线”,将画布垂直平分成左右两半,在画布的一边布建抽象的构图,接着在另一边重现对应图像。

Bernard Piffaretti, Untitled, 2020, Acrylic on canvas, 170 x 170 cm 66 7/8 x 66 7/8 in ©Bernard Piffaretti.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而皮法雷蒂对镜像的兴致不代表他力求理想的对称画面。相反,他有意显现出一种不精准的重象,顷刻间挑战了看者的传统感知,迫使质疑其视觉习惯。由于看者不知晓画布两边的先后顺序,无法就此推断“对错”,两边的图像便成为了各自不完美的影子。看者欲解开皮法雷蒂画面中的谜题,积极觅觅左右两边的转变,由此强调了看者对该系统固有的心理和情绪回应。

Bernard Piffaretti, Untitled, 2020, Acrylic on canvas,140 x 140 cm 55 x 55 in. ©Bernard Piffaretti.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展览标题 “双峰与伴”为皮法雷蒂致敬被他称之为“双子传奇”的电影人大卫·林奇 (David Lynch) 和奥逊·威尔斯 (Orson Welles)。

《双峰》是大卫·林奇执导的闻名美国电视剧,第一、二部首播于1990年,以诡异的氛围、扑朔迷离的故事、极高的美学风尚,旋即风靡全美国,成为美剧史上代表艺术性的标杆之作。2017年《双峰》第三季回回,在闻名影评杂志《电影手册》评选的“2010年至今影史十佳”中,《双峰》雄踞榜首。

《双峰》(《Twin Peaks》)第三季剧照

皮法雷蒂和林奇一样,在八十年代声名鹊起,见证了电影风尚中“高概念”时代的发展和电影人主导模式的延续。展览标题的后半部分意指林奇的前辈奥逊·威尔斯。林奇深受威尔斯的执导方式及其心理效果的影响。

《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 (1947)

皮法雷蒂特殊提及了威尔斯于1947年执导的《上海小姐》,一部被林奇认为对其创作产生极大影响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结局以魔镜迷宫里的一场枪战达到高潮。布满了镜子的通道布满着真实和虚假的图像,每张面孔都得以多次重复与反射。

皮法雷蒂对自己视觉语言的探索映照于林奇和威尔斯的作品中,艺术家说:“我的绘画过程像一个电影工作者处理‘运动图像’一样,我视创作为一种‘动态情景’”,这种动态时常可见于艺术家的作品中。他们均在其创作中摘取了变形、神异、反射、解构图像来推动媒介的边界,并诠释其方法的心理效果。皮法雷蒂的作品亦受到林奇和威尔斯等电影人风尚式否定的影响,他们拒绝被回类为一个艺术词汇,以及过程的表现。

“峰”是皮法雷蒂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其中黑色背景的一幅双峰作品将在这次展览中显现。艺术家弥补道:“上海有个航运线路名是‘双峰快线’。该结构多层面地活跃于我的创作中:重影与双生。”

展览标题:

伯纳德

皮法雷蒂《双峰与伴》

展期:2021年3月13日–2021年5月29日

地点:里森画廊,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201室

导览: 3月13日周六下午2点

上一篇:法国性感女星伊莎贝拉,名场面献给艺术的R级电影(二)

下一篇:柏林电影节落幕 ,法国纪录片《坚定之旅》斩获“金熊”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