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牛瘪汤,外地人眼中的“地狱料理”,敢食的是真的猛士
假如你往到贵州,就会发现这里的美食非常多,并且还和很多外地的美食口味有较大的区别。
笔者作为一个湖南人,也是爱食辣的,往到贵州以后感觉大部分的美食都是酸辣为主,因此口味还是能接受的,比如凯里红酸汤、遵义羊肉粉,独山盐酸菜、鼓躲肉,还有花江狗肉等都很不错。
对于贵州很多地方有名气的美食笔者基本都品味过的,并且多数还是非常美味的。但有一种美食,是我在贵州待了4年多一直不敢食的,那就是牛瘪汤,这也是当地独有的美食。
虽然当地人对其视如珍宝,只有在家里来贵客了才会用它来招待,可是在我这样的外地人看来,它可不只是黑暗料理,简直就是“地狱料理”了。
什么是牛瘪汤?
假如你往到黔东南,就会在很多街边看到有些店展外面悬挂着“牛瘪汤”这样的小招牌,特别是旅游景点四周更是十分的常见。
笔者当时第一次往了以后,也对“牛瘪汤”三字不解,问了同行的司机,他阐明了很多但我们都没有听懂。直到后来看到有人在大街上烹饪牛瘪汤,我们才心领神会了。光是看了一眼那冒着的绿色泡泡,就能强烈的感觉到肚子里在翻江倒海了,更别说是食了。有一个刚毕业的江西大学生,向来说话是心直口快:牛瘪汤不会是牛粪做的汤吧?
展开全文
我们当时都很惊吓,虽然心领神会了但没有说出来,就是怕当着当地人的面这样说是不礼貌,有点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可是当地的这个司机并没有生气,他还说早已经习惯了,许多的外地人第一次知道这种特色美食以后,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后来经过了解得知,把牛瘪汤当成是牛粪汤这个是很片面的,要不然这种特殊的美食也不能成为黔东南地区同胞们心中的白月光和朱砂痣,据说还是当地人待客最高礼遇。
为何当地人爱食牛瘪汤?
据了解得知,牛瘪汤在当地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盛行用牛瘪汤来招待贵客了。
在唐朝的时候有个喊刘恂的官员在岭南一带任职司马期间,就发现了当地人有食牛瘪汤的习俗,并且还把它记载了下来。大致的内容就是当地人特殊喜欢食牛肉,而为了避免食了太多牛肉而胀肚子,于是就会从牛的肚子里取出“瘪”,也就是牛食进往的还没有消化的草料,然后拌上盐、奶、姜、桂皮等香料,熬煮成汤以后一并食掉。
后来古人还发现用牛瘪做的汤不仅味道很鲜美,芳香四溢,同时食了以后确实对肠胃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于是也就兴起了食牛瘪汤的习俗。
并且还因为它非常的稀有、难得,食一回就要宰杀一头牛,而在当时牛又是很重要的家畜,于是也就只有在家里来了十分重要的客人才用它来烹饪。这也是为什么牛瘪汤会成为当地人待客的最高礼遇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牛瘪汤在后来还经过了多次转变和升级,它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这么简单。一道牛瘪汤从预备到真正端上桌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它既是一门技术活,又还是十分讲究的,不然做出来的就不是牛瘪汤,是牛屎汤了。
首先是草料的预备。牛瘪汤的精华就是牛瘪,也就是牛食进往的草料。一般都会挑选成年的牛,然后让它饿上四五天,就是为了清空牛的肠胃,之后就会用精心预备的已经拌过中草药的草料来喂养它。
因为已经饿了几天的牛,碰到草料就会大口大口食,但它们却不知道这是一道“鸿门宴”。等到它食饱了以后,还没来得及反刍,就会被事先预备的屠夫给结束了生命。
其次是取牛瘪。当牛被杀了以后,屠夫会娴熟的取出牛的胃,然后用刀划开一道口子,将它胃里的一大坨茶色的草料取出来,而这也是牛瘪汤的精华所在。
取出来以后也不需要任何的处理,把它加进到锅里面,然后加进陈皮、生姜、香叶、桂皮等多种香料,用小火慢慢的熬煮,直到煮沸了以后提纯和过滤等,最后才能得到如同抹茶一样细腻的牛瘪汤。
之后就可以端上桌,然后加进牛肉、羊肉、羊杂、青菜等。依据自己的口味来添加食材烫煮一下,就能食用了。听当地人说这样的牛瘪汤食起来芳香四溢,一点异味都没有的。
但对于不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人来说,看到主人端上这样一份堪称“地狱料理”,肯定会以为这是主人给自己的一个下马威,究竟在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说法。但实际上它却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
别看外地人都对牛瘪汤是布满了惧怕感,可是它在当地却反常的火爆,并且售价还向来不低。因为在当地人爱食的人就不少,特殊是到了过年的前后,它可是非常紧俏的美食。
写在后面
笔者在贵州曾待过几年,也看到过牛瘪汤的制造过程,非常明白它不是一些网友所理解的“牛粪汤”,但因为它的颜色实在是有点让人难以恭维,所以还是无法客服心理作用,因此不敢尝试。在我看来,哪些敢于尝试牛瘪汤的才是真正的食货,而他们也才是真正的“猛士”。朋友们,你们食过吗?敢不敢尝试呢?欢迎留言讨论!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