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女子查出癌症,切除左耳保命!网友心惊:把她坑惨的习惯,我也有

电视时间:2个月前阅读:2

你经常掏耳朵吗?

温存地掏耳朵,

的确是一种享受,

李阿姨(化名)也不例外。

但她没想到的是,

自己因为频频挖耳朵竟然挖出了恶性肿瘤。

记者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了解到,

近期该科一连接诊了

4位以往并不多见的外耳道癌患者。

除了习惯性挖耳,

反复发作的中耳炎也会导致癌症的恶变。

挖耳16年挖得耳道裂开

当75岁的李阿姨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就诊时,接诊的该科病区副主任张建被她的病情给惊到了。她的左耳道已经裂开,缝隙达到3.5厘米×2厘米,表皮溃烂甚至露出了软骨。

这样的情状从3年前就开始了,究其原因是李阿姨继续了16年的一个坏习惯——掏耳朵。其实,起初李阿姨的耳朵没有任何问题,但她平时没事就习惯掏耳朵,越挖越痒,导致分泌物增多,使得挖耳朵变得更加频繁。长期的这个行为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肤渗出,恶性循环使得耳道里出现了一个新生物。

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李阿姨一直没有就医。直到前阵子开始听力有所下降,才想到要看医生。

张建立刻为李阿姨安顿住院。初步活检结果为外耳道鳞癌,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病变已经累及腮腺和颈部淋巴结,需要手术切除,否则疾病进展会出现转移,危及生命。不过,术中需要切除左耳。

“张医生,只要能保住我妈妈的命,失往一只耳朵的代价我们可以承担。”李阿姨的女儿拿了主意。于是,张建与头颈外科黄琦制定了全面的手术计划。

手术如期举行,术中难点重重。张建专家团队负责切除外耳及中耳(颞骨次全切),黄琦专家团队负责腮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同时,把患者大腿上带血管的皮瓣移植到左耳切除形成漏洞。

展开全文

黄琦主任医师正在实施手术。

好在手术顺利完成,目前李阿姨正在逐步康复中。对于自己无意间的坏习惯竟然导致了这般后果,她懊悔不已。

不正规就医,中耳炎挈成癌

“除了反复挖耳朵这样的物理刺激,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也会引起外耳道癌。”张建告诉记者。

陈阿姨(化名)左耳反复流脓多年,但她觉得症状不严重,一直没有往医院正规治疗。平时耳朵分泌物较多时,就用棉签掏耳清理,还会用滴耳液清洗。

近三年来,陈阿姨发现自己的听力逐渐下降。特别是最近一个月,除了耳朵痛以外,还时常有血水流出。于是,她来到医院就诊。

张建接诊后,仔细检查发现陈阿姨左耳耳道长有肿物,已经完全堵住耳道。活检结果展示肿物为鳞状细胞癌。更令人揪心的是,恶性肿瘤已经侵犯脑部。所幸陈阿姨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张建主任医师(中)与同事交流病情。

耳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易混杂

据张建介绍,发生于外耳道深部的外耳道癌,其早期症状稍微且短缺特异性,比如流血、流脓、瘙痒。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然而这些症状和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症状相似,往往轻易被误诊。

当外耳道癌向深部侵犯至外耳道骨膜,会引起明显的疼痛,甚至侵犯面神经、颅神经和硬脑膜,引起面瘫、复视、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颅神经损伤表现,往往直到这时才会引起患者重视。记者在摘访中了解到,曾有一位50多岁的患者耳朵痛继续半年之久,严重时一天要食4次止痛片,直到半年后才被确诊外耳道癌。

张建主任医师实施手术。

耳屎为什么不能经常掏?

耳朵怎么掏才安全?这个问题是张建在门诊中时常被问到的话题。

张建阐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干燥后和脱落的外耳道上皮混合,称之为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则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阻隔黏附异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打哈欠等运动大多会自行排出。“所以,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状下是不需要频繁掏耳朵的,耳屎形成后会自动排出。”张建说。

相反,假如在掏耳朵过程中造成频繁的摩擦和损伤,反而会加速代谢过程,甚至影响耵聍的脱落,形成耵聍栓,阻碍耳道。

日常生活,有时确实会出现耳痒的情状:

若是偶然发生的,可以洗完手后用干净棉签轻轻掏耳朵,达到止痒的目的;

若洗头或游泳时耳朵进水,意见通过单足跳的方式促进耳内水排出;

平时不需要频繁地掏耳朵,若已经养成了习惯,则意见纠正该不良习惯。

张建提醒,若出现以下情状,最好到医院就诊:

耳痒继续3天以上无缓解;

耳朵突然出现阻碍感(有时耵聍产生和排出失调,耵聍阻碍外耳道形成耵聍栓)。

他强调,耳部的症状,短缺特异性,可以是不严重的小病,也可以是大病的早期表现,所以出现耳部不适症状且继续3天以上无缓解,最好及早就诊,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免延误诊治。

新闻+

洪女士(化名)是一名“摘耳”爱好者,平时感觉耳朵稍微有点耳屎就要往摘干净,这让她十分享受。

直到一天清晨,洪女士在起床后突然发现耳朵听不清了,于是立马来到临安区第三人民医院,找到陈华君主任医师就诊。经一系列诊断, 洪女士的耳朵是因频繁摘耳,外耳道有真菌感染,因大量真菌菌丝及团块阻塞外耳道使听力下降。在接受相应系统治疗后,洪女士恢复了听力,并后怕地表达:“再也不敢随便摘耳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喜欢“摘耳”的习惯,陈主任介绍, 不正确或频繁摘耳极其轻易引发耳道的感染,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摘耳过程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很轻易引起交叉感染;

摘耳师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和头灯,并不是医院里的专业工具。他们的头灯一般都是散射光,无法像医生一样利用反光镜将光源聚集到一点,看清耳道内部,所以一旦用力不当就很轻易损伤外耳道,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鼓膜穿孔,导致耳喊、听力下降。

网友评论:

来源:宁波晚报、潮新闻·钱江晚报、网友评论等

版权回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ID:samf727

编辑:常溪伦

责任编辑:于洋

审核:周晓柠

更多出色视频

请关注 “冰城新闻”视频号

上一篇:阳光周末,快往看花!|渝东北渝东南

下一篇:视频|12岁男孩路边捡到圆形塑料管,好奇套上手指后悲剧了……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