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古时候的十四册》被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俗语

电视时间:3周前阅读:1

“俗语”,是中国汉语词汇里为群众所发明、并在群众中口耳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 ,也是通俗并广泛时髦的一种定型语句。

“俗语”精练而形象,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发明,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的生活体会,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看。

以下15则被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俗语,您了解多少?请一起过来看看吧!

01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意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了乞丐、或者是年龄很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只是,令人颇为迷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古代通用俗语,竟然“意出人意料地”转音成了“鸡”和“狗”。

02

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指“胸怀宽广”、“很有度量”的男人,才可称为是真正的男人。

结果,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无度不丈夫”变成了“无毒不丈夫”,整个意思也完全相反了。

展开全文

03

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

原句是:“打破砂锅璺(wèn)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之后,其裂纹会一直裂到底部。

后来因为“谐音”关系,被逐渐地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一个人在碰到事情后,喜欢刨根问底、穷追不舍,追究事情的缘由。

04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是一个文化术语,原意是指三名副将的聪明加在一起,能够顶得起一个诸葛亮。

另一种说法是:“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在古代,“裨将”即是指“副将”,民间流传中,人们误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05

有眼不识金镶玉

原句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这也是随着故事的流传而为人熟知的一句俗语。

“荆”,指古代的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当时十分名贵。

明代以后,或许是因为人们觉得“荆山玉”说法不够通俗、其所牵扯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清楚的缘故,“荆山玉”一词,在口语中慢慢地被发音相近的“金镶玉”所代替,“有眼不识金镶玉”一语,便这样在民间“以讹传讹”地流传开来。

06

床第之私

正确的写法是:“床笫之私”,而非“床第之私”。

成语出自于汉孔鲋《孔丛子 · 答问》:“凡若晋侯骊姬床笫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要注重,是“笫(zǐ)”而不是“第”。 “笫”是指垫在床上的竹编的席子。“床笫”也就是“床展”之意。后因“第”与“笫”在字形上非常接近,二者之间的区别不易辨认。

“床第之私”,现指闺房之内或夫妇间的私话、私事。

07

不见棺材不落泪

原意为:“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假如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绝对不肯罢休。

08

不到黄河心不死

本意是:“不到乌江心不死”。

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阐明。释义是不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他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呢?不到黄河心不死罢!”

09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原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不要怕跑路,不要怕费鞋。

用来比喻想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其中“孩子”指的是有目的性地引人上钩的食物。因为四川地区方言把“鞋子”称作“孩子”。

于是在流传过程中,俗语逐渐变形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假如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往套狼,岂不是太恐惧了?

10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这句话,出自西汉成书的《礼记 · 曲礼》。

原句为:“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清除于文明社会之外。

11

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

狗的表皮没有汗腺,到了酷夏时分,狗一般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征,“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喻之,也属将就吧!

12

无奸不商

原意是“无尖不商”,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在卖谷米时,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喊“无尖不商”。

也可阐明为:商场如战场,必须有拔尖的聪明,方可取得成功。假如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几乎没一个好人了。

13

为朋友两肋插刀

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所撰《隋唐演义》记载:

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往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往历城,一条路往登州,一条路返回家门,最终秦叔宝还是为了朋友,舍生忘死地踏上了往往登州之路。

两肋庄岔道,足够体现了秦琼的深重义气,因此被后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而今却因误传成了“在肋上插刀”,想想都痛。

14

王八蛋

这是民间的俗不可耐的一句脏话。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在中国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原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这为人处事方面的“八端”,也就是等于忘了最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简直令人喷饭。

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那么多俗语的来历都很有意义,不禁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俗语,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意思,还要知道典故,真是“学海无涯”。

让我们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往,大家一起进取!

点击上面卡片,查看更多诗友们的原创诗词

上一篇:【红色文化】毛泽东赋‖秦邦道

下一篇:高中语文模考作文范文:一叶落知天下秋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