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牛查凶、审问石头、拐卖儿童,包拯巧判案,轻松挠到凶手
包拯,宋朝闻名历史人物。无论是戏文曲谱,还是影视显现,都给大家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皮肤黝黑,长胡须,额头有新月,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一口狗头铡,明辨是非除奸邪,一口虎头铡,不畏权贵治贪官。
我们查证史实时会发现,其实真正的包拯并不黑,额上也没有月牙,这只是对人物的一种艺术设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这种设计也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但不管正史还是戏剧,包拯确实是非分明,能辨忠奸的人,他的一生破了无数奇案,查恶霸、铡国舅、除藩王,不畏强权,行侠仗义,明镜高悬,为国家稳定、社会稳定做出浩大奉献。
杀牛查凶
一日,包拯正埋头案卷中,突然听到有人击鼓喊冤。正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忙着收庄稼,这时候来报案,莫不是有什么大事?包拯理理衣冠,传唤击鼓的农人上堂来。“下跪何人?你有什么冤屈呀”?“大人,我家牛舌被割往了,怕是要活活饿死,这可怎么办啊?”
在古代,牛能耕种拉车,是人的好帮手,且有明文规定不得随意宰杀牛,只有在皇帝祭天或者老牛不能干活才可以。割掉牛舌,牛无法进食,必然会饿死。凶手摆明了不是割牛舌这么简单,他真正要害的是这牛的主人。这个时候没有牛,无法进行耕种,对主人一家劳作造成不便,甚至影响收成。而一旦牛死了,凶手就会跳出来,以此为托词,诬告主人杀牛。
展开全文
想到这里,包拯让农人先回家往,装作若无其事地把牛杀掉,凶手自然会来投案。虽然不理解包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农人还是照办了。结果没过几天,衙门外又有人击鼓,只是这次来的却是举报有人杀牛。包拯立马命人将其挠捕,犯人不服,大喊冤枉:“大人缘何挠我?我本是来告状的。”
“前日有人来击鼓,说自己家的牛被人割了牛舌,我便让他回往将牛杀掉。主人家并无声张,若不是存了害人的心思,时时刻刻盯着人家,你怎会知晓?”犯人听了哑口无言,将犯罪经过和盘托出,这桩案子也就水落石出了。农人也重新领到一头牛。
审石头
一日,包拯微服出游,路遇一个在树下大哭的小童。小童说自己卖完糍粑,回家的路上太累了,就在树下靠着石头打了个盹,没成想这一觉醒来自己辛劳赚的钱却被人偷了。包拯看他年纪尚小,又同情,有心帮他,于是将他带回衙门,广发通告要审小童睡觉时枕的石头。见过审人的,哪里见过审石头的。人们都颇有兴致,审判那天,衙门内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包拯大拍惊堂木,对着石头有模有样的审问起来。还不住地点点头,看上往像真的跟石头在对话,老百姓无不称奇。突然,包拯哎呀了一声,说道:“果然是你,来呀,打他30大板”。
打完板子,包拯又低低叹了口气,跟百姓说这石头也是被生活所迫才偷窃,实在同情。不如每人赠他一文钱,好让他弃善从恶,做个好石头。百姓虽然不明所以,但包大人此举必有他的道理,也都照做了。
包拯嘱咐捕快将衙门内外围起来,任何人都不许放出往。又命人拿上来个盛水的木盆,交代他们假如有人丢进往的钱带着油膜,就挠捕他。人们纷纷把钱丢进往,果不其然,确实有一个人的钱飘起油花,此人依旧不承认,在场的百姓也对此表达不解。
于是包拯阐明说:“这小童是卖糍粑的,手上满是油渍,他的钱也必然是沾着油花的。我们普通人拿自己的钱,若是粘上油肯定是要先把钱擦干净的,以防油渍染脏衣物”。犯人无法辩驳,只得承认罪行,在场的百姓对包拯心服口服,无不称奇。
巧判拐童案
这天,包拯正在院子里看书,门外又有人击鼓。包拯命衙役将人带上公堂,发现是两个妇人在争夺一个小孩。两人各执一词,都说自己才是小孩的娘亲,谁都不肯让步。
众人也是第一次碰见这种案子,不由觉得稀奇。但这怎么能难倒聪慧过人的包大人呢?他告诉众人,因为孩子太小了,无法指认哪个是自己的母亲,在场的百姓也没有熟悉的,实在是无法推断。既然都说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不如就判孩子一人一半。妇人当然不情愿,货物尚且能一分为二,人怎么能一人一半分呢?包拯故作为难,想了一会,说:“那不如你二人各拉孩子一只手,谁夺过孩子就是谁的。”
两人牵强赞同了,一人扯着孩子一只手,相互争夺。小孩子被扯得号啕大哭,十分凄惨,包拯仔细看察二人神情,见其中一个妇人眼含泪水,依依不舍,纠结了一番还是放了手。另一妇人则用尽全力,只在意自己是否夺过对方,丝毫不在意孩子的感受。
夺到孩子的妇人自以为赢了,拜谢包拯就要带小孩走,却被衙役拦住了。孩子被衙役抱走,还给了瘫坐在地上的另一个妇人。人贩见状,指责包拯说话不算话,分明说谁夺到就把孩子判给谁,却要出尔反尔。包拯阐明说:“任谁也不会让自己的亲生孩子被人扯来扯往,痛的大声哭也不理,除非孩子不是自己的。”
本以为自己夺到了小孩,可没想到却被自己的愚蠢暴露。真正的母亲终于要回自己的孩子,连忙向包拯磕头道谢。听审的百姓也对包拯更加钦佩。
包拯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一名进士,39岁老来得子,对他十分宠爱。除了天赋与后天的勤劳刻苦,包拯也可以说很幸运,因为他碰到了他的伯乐宋仁宗。依据统计,包拯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在他的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大臣不下30人。
常与仁宗据理力争,甚至唾沫星子都飞到仁宗脸上,仁宗即便生气,但也不怪罪处罚他,对于包拯的意见也会反思、采纳。可以说,假如没有仁宗的鼎力支持,包拯将在官场上处处受排挤,寸步难行,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包青天了。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