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39——奥密克戎
作者:申晨煜 编辑:漫语心理 配图:摄图网
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的简称,也有人称为精神神经症 ,是一系列的精神阻碍疾病的统称。常见的精神神经症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不良的社会因素、不健康的水平和人格特性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累心脏、肠胃等地方,危害患者的心身健康。
漫语心理诚邀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申晨煜博士,开设《关于神经症的那些事》专栏科普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家门口的核酸检测点三个撤了俩,理由是出现了「混阳」。
又有好几座城市公布乘坐地铁公交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结果了。
卫健委发通知,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没有核酸结果的患者。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真的要结束过往三年的生活状态,而要进进到下一个阶段生活了。
有人欢欣雀跃,终于朝着「自由」的方向迈进了一步;有人愁苦面容,担心病毒上身该如何处理。
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恐怕由不得个人阻拦。
最近反复听到的一句话喊做「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既是一种「权力」的下方,同时也是一种「权利」的下放,是让我们每一个个人都往承担相应的结果,有利也有弊。
「自由」与「责任」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当你享受「自由」的时候,必然也需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没有「自由」作为目的,扛起「责任」就太过辛劳。而拒绝承担「责任」,只往享受「自由」却是空中楼阁。
很多人可能会彷徨,集体帮我们「兜底」兜了太久了,一下子让自己做决定反而会「无所适从」,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正常的反应。但目前的模式恐怕无法长久保护,对个人、对集体的影响都很大,我们「不得不」也「有必要」进进一个新的模式里面了。
这个过程不会很顺利,也有可能让一些人想念「过往的模式」。第一步总是最难的,我们需要时间来适应,可能是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但是没关系,先往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比如人多的场合别轻易摘下N95,适当备药,督促家里还未接种的老人挠紧接种,积极调整心态。
展开全文
朋友问「担心被病毒感染吗?」
一开始确实担心,特别恐惧老人和孩子阳了,所以也像身边大多数人一样,「囤」了些药物。但当我看到专家说最终「80-90%的人都会感染」时,我反倒不焦虑了。
焦虑的对象往往是「小概率事件」,在面对阿尔法、德尔塔的时候,我们严防死守,被感染的几率其实不高,但我们内心里仍然布满惧怕,这是对「不确定感」的恐惧。
但当奥密克戎感染变成一个「可能率事件」时,我们反而不必担心「到底会不会感染」或者「我怎么样做才能防得住」了。
更多的探求和关注变成了「我得了后应该怎么办?」「孩子假如感染了可能几天能恢复?」「家里老人能往哪里接种疫苗?」「家里应该备点什么药?」
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我们把「注重力」从「会不会中招的不确定」转移到了「阳了后怎样才能快速康复」,也难怪一个朋友说「真的阳了反而不如之前紧张了」。
当然「做好能做的防护」还是有必要,N95和手消能防住绝大多数的奥密克戎。即使感染变成了「迟早的事」,但接下来两三个月「能苟住还是尽量苟住」。
一个朋友身边常接触的人几乎都阳了,就差自己没阳,ta反倒焦虑起来,就像面临一场无法躲避的考试,看到别人陆陆续续都出成果了,自己连考卷长啥样都没见到。「咋还没到我,赶紧考了算了,烦死了!」
阳过的朋友纷纷调侃ta「你以后再考就是开卷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这样,在真的阳之前,已经多次看到了别人的体会分享,不仅仅是成年人的版本,老人孩子的感染帖也比比皆是。
但是即便看了再多的帖子,内心里仍然是「忐忑」的,这种「担忧」「坐立不安」恐怕会继续到真正第一次感染。
类似于「考前焦虑」,有些人对于「到底得了后会怎样」布满了担忧,一部分焦虑会随着第一次感染而得到缓解,比如「它到底是不是重感冒」「我感染的是朝阳株还是海淀株」。但还有些问题可能会继续相当长的时间,比如「一次感染会不会变成Long-Covid?」「会不会重复感染」「会不会成为季节性流感」等等。
尝试把你的担忧「讲出来」「写下来」,越具体越好,这或许会带来新的可能。
关于三个名词阐明的问题:
「幻阳症」是指的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感染发烧,总觉得自己哪哪都不舒适,妄想自己也阳了。其实属于一种疑病阻碍,也就是过分担心自己可能已经被感染,但实际上还未感染,进而出现一些相应的不适。它并非属于幻觉,而是属于一种「对奥密克戎的疑病症」。人们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表现,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短时间内过度暴露于相关的信息,不自主地将负面结果与自己关联起来。适当减少负面信息输进可能会有扶助。
「羊了」「羊了个羊」「杨康」「杨过」「王重阳」,大家纷纷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应对此次感染,可见这是要弱化对于奥密克戎的惧怕。我之前也用过类似的表达,但一些网友留言说不太喜欢,总感觉我们在避讳什么,怕「阳」字不吉利?后来我就改为「阳了」「感染了」「中招了」「发烧了」,这样更正确,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
自从放开以来,很多人开始担心「新冠后遗症」会不会出现,但我更喜欢「Long-Covid」这个表述,因为现有证据还不足以证实此次时髦会造成长期的、器质性的后遗症,但心理层面的影响肯定会继续相当长的时间,陆林院士提到新冠对精神健康影响或超十年。很多人会出现焦虑、担心、紧张,也可能伴随唤吸急促、偏头痛、注重力缺陷等问题,即便不能否认奥密克戎的直接影响,但由于情绪所导致的躯体化症状是确定会存在的。「Long-Covid」是一个指向性没那么明确的词,包含了生物、社会、心理三个方面的因素,要比「后遗症」更加全面。
据说大部分人阳了后的首发症状是「发朋友圈」。
我也不例外,由于感染时间比较早,所以就想分享出来讲讲自己的经历。朋友圈的留言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抚慰鼓励」,比如说一些「注重事项」或者「很直接的祝愿早日康复」,看完后还是能感受到大家的信赖,自己在面临奥密克戎时不是一个人。还有一种是「求后续的体会分享」,自媒体做久了,这但自觉性还是得有,隔几天我就会向大家「汇报」一下症状进展,最后完全转阴后我还写了篇「总结」,期间还录了一期「退烧药和精神科用药联用的注重事项」的视频。
最近学到一个新的概念可以阐明「阳了后发朋友圈的行为」——网络增强自我披露理论(Internet-enhanced self-disclosure hypothesis),自我披露(比如在朋友圈说自己阳了)可以增进个人与他人的社会连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会让「发送者」认为「看看者」能够提供有扶助的信息或是情感支持,而「看看者」也会认为「发送者」是情愿信赖他们的。这种彼此的连接有助于建立「互惠行为」,甚至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在危机下,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负面情绪体验,但通过社交媒体,我们也能够发展出一些增进彼此连接的行为。
当然发朋友圈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工作上的领导同事看到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一些工作任务,更有利于自己的康复。
从「阳了」到现在也有二十余日,抗原早已转阴,但仍然残留着一些「症状」,比如「乏力」「咳嗽」等。
自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咳嗽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也有一个消息称「男子连续咳嗽10多天断3根肋骨」。
人在身体不适的时候很轻易被上述的「描述」左右情绪,看到「保护机制」我会觉得即便是咳嗽也并无大碍;但看到「咳断肋骨」也不免担心,「这会不会是新冠后遗症?」
但几天前的一个经历让我的焦虑缓和了不少。
每两周固定录视频,录制前就感觉「嗓子奇痒无比」,咳嗽就停不下来。但一旦开始「正式录制」,我的咳嗽就会「神异消失」。开始我并没有在意,经他人提醒后我才后知后觉。
这个经历让我想到一些「躯体化」的患者,他们在关注自己症状时,症状就会显著。而当他们全神贯注地做其他事情时,比如打麻将,症状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王阳明先生讲「心外无物」,用现代的话语体系来说就是「你的注重力会影响你的感觉」,当你整日生活在「症状」的阴影下,它自然会对你产生更多的影响;而当你抉择把注重力转移到别处,并且进进一种「心流体验」时,「症状」对你的影响可能就会变弱。
当然我不是否认「咳嗽是客看存在」这一事实,假如咳嗽猛烈、过于频繁,该就医还是要就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