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张艺谋和张伟平用事实告诉我们: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电视时间:1天前阅读:2

期待每一位读者的关注和点赞,感恩。

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不是一天冷的,关系不是一天僵的。

很多矛盾的爆发,都是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而慢慢形成的。

毫不夸饰的说,张艺谋大片的背后,绝对少不了张伟平的支持。张伟平累积财富的背后,张艺谋更是功不可没。

01

张伟平早年是一位药剂师,多年来一直和药材打交道。

后来,他离开体制内,自己开了公司,专门做药品生意,逐渐累积了一些财富。

随后,他又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投身到了房地产行业,一跃成了富豪。

1989年,张伟平带着夫人张京参与了一场电影圈同行们的聚会。

展开全文

这是张伟平第一次和电影圈的人接触,席间,他见到了很多以往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大明星。

特殊是巩俐的出现,让张伟平的夫人张京激动不已,因为张京是巩俐的铁粉儿。

为了能和偶像近距离接触,张伟平和张京一直在看察着巩俐和张艺谋。

只见“巩俐一直在不停的给张艺谋夹菜,张艺谋却看都不看她一眼”,张伟平瞬间对张艺谋钦佩不已,心下暗想:“能把这么大的明星都治的服服帖帖,张艺谋太厉害了。”

随后,张京跑到巩俐身边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喜爱,张伟平也顺势坐到了张艺谋的身边,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宴会结束后,张伟平主动请缨,开着自己的夏利将张艺谋送回了家。

其实,在相遇之初,两人都抱着“互相利用”的心态。

张伟平一直想从事电影投资,但是苦于无门而进;

张艺谋也需要熟悉很多有钱人,才能为以后的电影储备投资人。

02

1996年,张艺谋要拍《有话好好说》,电影是以收废品的民工为主角,并不受投资人的欢迎。

后来好轻易谈了一个投资人,却在电影开拍之前暂时撤资,这是所有导演最怕的一件事,老谋子头发一下愁白了好几根。

几天后,张艺谋和张伟平在一场聚会上相逢,张伟平看张艺谋愁眉不展,就主动表达了关怀。

一问之下才知道,张艺谋的电影投资人撤资了,这部电影可能要黄。

此时,张伟平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以英雄的姿态,以朋友的姿态,投资了2600万。

这部诙谐幽默京味十足的电影,在有姜文、瞿颖、李保田等人的加持下,卖出了4600万的票房。

惋惜,当时张伟平并不太懂电影的发行,仅仅从发行权转让上得到了800万的回款,整整赔了1800万。

而得到发行权的另一个影视人董平,却一下进账了3800万,赚了个盆满钵满。

张伟平如此大度,张艺谋反而觉得心里过意不往,对张伟平莫名多了很多好感。

03

第一部电影在发行权上的失利,让张伟平憋着一口气,立刻就注册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新公司成立时,张伟平和张艺谋表达:“只要是你拍的电影,我全部投资!”

于是,在“没有签署任何合约”的情状下,张艺谋担任了这家公司的艺术总监。

其实,这时候的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理念是有天壤之别的。

张伟平投资电影,肯定是想赚钱,绝不是为了玩儿。

而张艺谋拍电影则更多是为了艺术,而非以赚钱为目的。

张伟平投资张艺谋的电影就类似“赌博”,赢了还想赢,输了更想赢回来。

1998年,张艺谋以中国农村教诲为题材,拍了《一个都不能少》。

但是,口碑好就是赚钱了吗?

并没有。

这部剧在拍摄时严重超支,浪费了很多资源,成本增加了近1千万。最后,投资和收进牵强持平,张伟平并没有赚到钱。

但是张艺谋却凭借此片再次将自己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上。

后来,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赵本山、董洁主演的《幸福时光》,基本都和《一个都不能少》差不多,仅仅做到了收支平衡。

张艺谋在一次摘访时,曾明确表达:“对我来说,拍电影不是为了赚钱,我只是想表达我对生活的看法,至于投资人,只要能保证不让他亏本就行。”

但是,张艺谋的这种想法跟投资人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张艺谋是自私的,他想用艺术电影来为自身加持,却没考虑错投资人的感受。

而投资人究竟是商人,想的都是如何赚钱,一部不赚钱,两部不赚钱都没什么,但是拍了四五部,还是不赚钱,还有哪个投资人情愿给他投资呢?

所以,到了2002年,张艺谋自己都坚持不住了,不得不对市场“低头”,才有了张伟平全力打造的《英雄》。

《英雄》是国内首部有大片概念的电影,更是请到了梁朝伟、张曼玉、李连杰、章子怡等等多位大咖。

在电影的前期宣扬上,张伟平就投资了2000万。

这种轰炸式的宣扬无疑是成功的,《英雄》创下了总票房2.5亿人民币的好成果。

《英雄》的成功也预示着张艺谋的艺术水平在下降。

随后,又有了章子怡和金城武主演的《十面潜伏》,模式无疑和《英雄》是一样的,并没有提升张艺谋的艺术价值,反而让他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近。

04

此后的《十面潜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异》等,尽管票房收进很高,但外界却骂声一片。

在这些电影被骂的背后,张艺谋和张伟平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2006年,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张艺谋邀请了巩俐和周润发,张伟平却认为这两位老演员已经“过时”,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

随后,在他的逼迫干预下,加进了周杰伦和“母后与儿子”的剧情。

2009年,《三枪拍案惊异》拍摄时,张艺谋本想显现一种严厉又悬疑的氛围,不料张伟平却非要启用小沈阳,直接导致此影片成了“不伦不类”的电影。

电影上映后,一片骂声,张艺谋也披上了“烂片导演”的外衣。

但张艺谋却无奈的表达:“这是商业裹挟下的产物,我也很无奈,它确实短缺深厚的文化价值。”

拍完《千里走单骑》之后,高仓健曾经亲自给张艺谋写信说:

“作为一个国际导演,你要坚持自己内心对艺术的抉择,不要被制片人束缚和掌握。”

张伟平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要求张艺谋不要再和高仓健来往。

2011年,拍摄《金陵十三钗》时,张伟平非要在电影中加进吻戏,而且背着张艺谋以天价卖掉了《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版权。

这件事之后,张艺谋就下定了“离开”张伟平的决心。

张艺谋说:“别的我能忍,可电影是我的底线!不能你想增加什么情节就增加什么情节,你想让谁演就让谁演——甚至连下一部片子还没定什么内容呢,你都先定了女主角,那我就没有自主权了,纯粹就成了摇钱树。”

当然,两人之间的问题不只是单方面的。

张艺谋离开张伟平的时间恰好是他执导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身价暴增。

据张艺谋身边的工作人员爆料,张艺谋给张伟平拍摄了5部戏的总片酬才1100万左右,张艺谋觉得自己拿的太少,心里不太开心。

2012年,两人正式决裂。

此时,大众才知道,原来“黄金搭档”决裂了。

05

其实,张艺谋和张伟平之间,除了在电影上的矛盾之外,还有很多私人矛盾。

据传,当年是张伟平给巩俐介绍了富商黄和祥,才导致了巩俐的离开。

张伟平极其不喜欢张艺谋的身边有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地位超过自己,有关系好的投资人接近张艺谋时,他也非常不开心。

周晓枫撰写的《宿命:孤独张艺谋》中说:“张伟平对张艺谋进行了精神软禁,让他身边的朋友和关系亲昵者一个个离开,达到他精神的目的。而精神软禁则是为了在张艺谋身上得到更多物质上的回馈。”

张艺谋的几个孩子出生时,张伟平曾主动跑前跑后给孩子办出生证,不料,张艺谋最后发现,三个出生证都是假的。

两人“反目成仇”之后,张伟平不地道的爆料了张艺谋超生的事,让他被罚款748万,成了全国人民嘲讽的对象。

对外,张伟平一直以“兄弟情”吹捧他和张艺谋之间的感情。

而张艺谋则说:“他太执迷于自己编造的故事,甚至激动了自己,总以我恩人的姿态出现,但事实并不是。”

两人闹掰之后,张艺谋起诉张伟平追讨自己《三枪拍案惊异》的1500万票房分成,两人直接“反目成仇”。

二张的矛盾再次像世人证实“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然就是反目。

就如两个热恋的男女突然分手一般,每一次心冷,每一次失看,都不可能是一撮而就。

日积月累的一些小细节,才是导致这些矛盾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其实说白了,两人在结交之初,就注定了这场感情会分崩离析。

张伟平是想从电影上赚钱,张艺谋则是想拉个投资人来拍摄自己的艺术电影。

只不过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两者没有形成共同生存的良好状态,才导致了矛盾的产生。

张艺谋以为自己拍摄的艺术电影肯定又受欢迎又大卖,但事实是电影口碑很好,但是却并没有卖到很多钱。

当他像市场妥协的时候,他的电影确实票房大卖赚到了钱,但是却失往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时间一久,老谋子心里就不爽了,就想到了离开。

张伟平以为“只要是张艺谋拍的电影肯定赚钱”,但事实是张艺谋的艺术电影并没有带给他期看中的收益,随后他就将张艺谋的电影商业化,不料,遭到了张艺谋的反对。

其实,说句不好听的,还是因为利益无法共存,张伟平需要的利益是钱,张艺谋需要的利益是艺术电影,当然肯定也要和钱挂钩,究竟钱是价值的体现。

张伟平和张艺谋之间的冲突,也可以理解为是艺术和商业的浩大冲突,注定很难合成在一起。

上一篇:流浪法师和酒桶是亲兄弟关系,武庚纪还真的给了我们太多惊喜

下一篇:张作霖和陈独秀是“亲兄弟”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