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点赞评议进行时,7位龙江籍候选人期待您的点赞!

电视时间:20小时前阅读:1

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即日起,经过基层干部群众举荐、各地文明办和中心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审核推举的248名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将通过中国文明网进行事迹展示,接受网友的点赞评议。此为中心文明办网上“我推举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环节之一,将继续至2022年12月29日。

其中,7位龙江籍候选人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赞!

见义勇为——李明南

白衣天使体育场救回窒息儿童

李明南,女,1992年4月生,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给予室护士。2020年6月20日,李明南带领孩子在市全民健身体育场玩耍,碰到一名因棒棒糖卡喉的两岁半男童,当时患儿已不省人事,四肢瘫软。李明南见状主动上前,凭借“海姆立克急救法”娴熟专业的急救技术,成功挽回一条幼小生命。李明南曾荣获“龙江好人”等荣誉。

白衣天使救助儿童

当天,李明南和爱人陪孩子到黑河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游玩。突然,不远处一阵慌乱,传来唤喊声,她急忙跑过往,见一位母亲正在试图夺救一个约两岁的小男孩。

身为医护工作者,她心里只想救人要紧。她跟孩子妈妈说:“我是护士,让我来。”简单询问了一下孩子的具体情状,孩子的姥姥说,孩子误吸的是一个没有棍的棒棒糖,当时被糖卡住喉咙,说不出话来,家人大声唤喊孩子的名字已没有任何反应,又出现了颈强直、眼球上翻四肢无力的现象。她依据孩子的表现立刻确定,棒棒糖嵌顿在孩子的咽喉部,不能正常唤吸,导致窒息缺氧的现象。她立刻给孩子实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

经过她及时的夺救,孩子的症状逐渐缓解,棒棒糖被孩子嚼碎吞进了胃里,她怕划伤了孩子的食道和气管,又检查了一下孩子的口腔及咽部有无出血和充血的现象,让孩子尽量吐出分泌物和咳出痰液,并检查是否出血,孩子的妈妈抱着孩子企图往医院就医,李明南看妈妈抱孩子的姿势轻易引发危急,又指挥她将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畅通。当时被救的孩子家长问她工作单位时,她没有回答,看到孩子已经安全,就默默地离开了。

不求回报尽职尽责

展开全文

等家长回过神来的时候,救命恩人早已不知往向。家长来到街道、社区、派出所等地多方打听才了解到,她是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患儿家长非常激动,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感恩,将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和绣有“白衣天使大爱无疆,情系百姓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医院。媒体也纷纷报道李明南见义勇为救人事迹,医院也将李明南树立为学习表率和医院代言人进行全院宣扬。

平日里,李明南工作认真负责,面对疫情多次请战一线工作,为灾区捐款捐物。在发热门诊累计工作期间,李明南对待每一名发热患者,都以娴熟的技术操作,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耐烦细致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老实守信——彭春巍

公车女司机拾金不昧 20万元现金如数奉还

彭春巍,女,1985年9月生,黑龙江省大庆市公交车驾驶员。2022年1月,她将一位老人遗落在公交车上的20万元现金如数返还。

拾到失物 转交车队

2022年1月28日下午,彭春巍驾驶公交车执行当日的营运任务,一位七旬老人提着大包小裹上了车。当车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老人起身要下车,彭春巍看老人着急下车,还热心提醒道:“阿姨,您东西多,别落下,下车慢点走。”

老人下车往工商银行预备存钱时,才发现装有现金的兜子不见了,一下子就蒙了,也根本不记得兜子是丢在了什么地方,不知从何觅起,便报了警。民警到了现场后,老人情绪很不稳定,说话也是语无伦次,民警第一时间联系了老人的子女。此时,彭春巍的车也到了终点站。一位热心的男乘客在下车前,将一个黄色的拎兜交给了彭春巍,说是一位乘客落在椅子旁边的。彭春巍看到兜子里装着一个早餐饼干盒子,以为是食品,对那位男乘客说:“我替失主谢谢您,等下班我就送到车队往,有乘客来认领我就带人往车队取,放心吧。”拎着手里沉甸甸的兜子,彭春巍怕失主着急,想了想,也不等到下班了,干脆利用发车间隔的休息时间,将兜子送到了车队,只是这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沉甸甸的兜子里装有20万元的现金。

认领巨款 不求回报

就在民警帮忙觅觅丢失的现金时,老人也在不停地觅觅着。当彭春巍跑完第2圈回到终点站时,已经在站内打听一圈的老人来到她车前问道:“姑娘,我兜子丢了,黄色的拎兜,不知道落在了公交车上没有,里面可是20万现金啊。”彭春巍听到后很是惊诧,急忙抚慰着情绪焦虑的老人:“阿姨,您别着急,我车上确实捡到一个拎兜,跟您说得很像,我送到车队领导那里了,现在就带您过往。”

随后,民警带着老人的儿女来到了车队,大家一起将拎兜里的饼干盒子打开一看,里面哪里装的是饼干,而是一捆捆的百元钞票,一共20万。老人看着失而复得的巨款,激动地说不出话,瘫坐在了地上,彭春巍赶紧上前将老人扶了起来。老人的子女当即拿出现金递给彭春巍表达感谢,彭春巍委婉地拒绝了,笑着说:“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驾驶员应该做的,无论是物品还是钱财,只要我们在车上拾到,就一定会妥善保管好,这都是小事。”事后,老人和她的子女送来了锦旗与感谢信,感谢彭春巍师傅拾金不昧、不求回报的善举。

见义勇为——曲胜、屈希臣

两位半百老人合力挽救落水女子

曲胜,男,1965年2月生;屈希臣,男,1963年3月生。两人均为黑龙江省鸡西市水务局聚水桥治理站工作人员。2022年夏天,他们用自己的勇气与聪明成功救起落水女子,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不顾危急 舍身救援

2022年6月22日下午,曲胜、屈希臣像往常一样在穆棱河边对聚水桥基础设施进行粉刷。突然,他们听到聚水桥闸门下游水中传来唤救声,一名女子不慎落进湍急的河水中,正在奋力挣扎。水流湍急,眼看女子就要被河水吞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曲胜、屈希臣两位同志不曾有一丝的探求,当机立断,直接跳进水中。

6月的穆棱河下行河水流量浩大,水深近3米,水温也只有5、6度,曲胜、屈希臣在冰冷的水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往。曲胜率先靠近落水者,但由于水域较深,落水女子的身体慢慢下沉,头部也被水流没过,曲胜先挠住落水女子的头发,奋力将女子面部拉出水面,趁机挠住落水女子的衣领向岸边游。但由于该水域河水较深,水流湍急,加之河流底部石头坑洼不平,曲胜自己也被绊倒好几次。

这时屈希臣也奋力向曲胜和落水女子方向游往,在靠近曲胜和落水女子后,两人合力将落水女子抬到河中的浅滩上,此时的女子由于呛水和惊吓已经没有了意识,二人顾不上自身在水中被划破的伤口以及被冲走的衣物,立刻对女子进行了紧急心肺复苏。随着她吐出一口水,女子开始慢慢有了微弱的唤吸,脱离了危急。

看到落水者转危为安,曲胜、屈希臣扑通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十几分钟的施救耗光了两人所有的力气。四周的群众也慢慢的多了起来,大家为两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行为纷纷鼓掌,这时消防和救护人员也陆续的赶到,将落水女子送到医院救治。由于夺救及时,女子并无大碍。女子的父母亲非常激动,拿出一沓现金硬要塞给曲胜、屈希臣两名救人者以表谢意,两人婉言谢绝了。女子家长便向两人所在单位送往了锦旗:“见义勇为,勇猛救人”。

无名英雄 伟大平凡

对于自己救助落水女子的事迹,他俩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包括自己的家人,第二天有人将他们救人的视频发到了网上,许多市民进行转发、点赞,一些亲戚朋友、单位领导同事也是通过网上的报道才了解他们见义勇为的事情。曲胜的儿子说:“刷抖音突然看到老爸救人的视频,为他自豪的同时也感觉后怕,究竟快60岁的人了,湍急的河水很危急,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

事后,曲胜说:“在那个危急时刻,也来不及多想,只知道假如不下往救她,她很可能就没命了,所以当时就想赶紧把人救上来,跳进水中后才发现水流很湍急。”屈希臣也说:“当时根本没别的想法,就想赶紧把人拽上来。假如再有这种事情发生,还会义无反顾下水救人。”

老实守信——孙立

父子两代接力为烈士陵园义务守墓70余载

孙立,男,1966年7月生,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居民。在群山围绕、绿树掩映的梨树区东山烈士陵园,有156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此。1950年,孙立的父亲孙延明与一位抗美援朝的伤员结下了深厚友谊,这名伤员救治无效牺牲后,被安葬在东山烈士陵园。孙延明每年都为葬这里的烈士守墓。孙延明往世后,孙立继续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父子两代人义务接力守墓70多年。

鱼水情深 缘起军功章

1950年,坐落在梨树区东山的原关东军兵营被改作志愿军三十三野战医院,大批参与重要过重要战争的志愿军伤员,被运到这里进行救疗。

当时,有个志愿军战士老李,是个30岁的老兵。老李在救治期间,经常拄着拐到孙立的父亲孙延明家,教 孙立的父亲下棋。经常与老李一起往孙家的还有一个四川小战士,孙家人喊他“小四川”。两名志愿军战士每次来家里都会陪孙立的姐姐玩,家里做好饭也经常留他俩一起食。

从那时开始,孙立的父亲孙延明就与志愿军战士结下了深厚友谊。老李因救治无效牺牲后,被安葬在梨树区东山坡上,他牺牲前曾为孙延明留下了一枚军功章,这枚军功章见证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的鱼水深情。为了追思这份友谊,孙延明每年都要为东山烈士扫墓,直到老人往世。

父子接力 守墓七十余载

在父亲的熏陶下,孙立从小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这一句承诺,孙立坚守了大半生。从姗姗学步的稚童,到朝气蓬勃的青年,再到两鬓花白的中年,年近60岁的孙立,始终坚守着对志愿军烈士的崇高敬意。

1974年,年仅8岁的孙立就开始跟随父亲上山扫烈士墓。每次父子俩都会将所有烈士墓的杂草清理干净,后来父亲的年纪大了,孙立便代替父亲守护,直到2007年父亲往世,临终前仍嘱咐孙立要照顾好烈士们,面对父亲临终嘱托,孙立毅然担起了这份责任,他日复一日的给陵园除草、擦灰尘、填土。无论四季变换,孙立都要把墓碑前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论雪多大,孙立都会扛着扫帚往陵园清雪。

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孙立,这么多年义务的守护烈士陵园,没有谈过任何酬劳。但是孙立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说:“从小跟着父亲扫墓,听着父亲讲他们的故事,觉得这些烈士很伟大,不是他们的流血牺牲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吗?他们活着守护我们,他们离开我们也要守护他们,这辈子只要我还能走动,我就必须得来。”

世代相传 赓续红色血脉

在梨树区委、区政府号召下,1989年,梨树区申请资金,对东山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修缮。1989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梨树区东山革命烈士陵园被评为黑龙江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21年被批准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诲基地。

每年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节日前后,梨树区各级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都会前来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在孙立两代人坚持守墓的感召下,更多的志愿者来义务祭扫和保护烈士陵园。他们春季种花、夏季除草、秋季扫叶、冬季清雪,默默地表达着对党的忠诚、对英烈的崇敬,让红色精神一代一代继续和发扬下往。

助人为乐——夏贺春

女教师20余载志愿服务温热社会

夏贺春,女,1977年2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绥化市雷锋小学政教主任。夏贺春积极参与助学助教、救灾捐款等志愿服务活动,她用爱心和勇猛书写了“志愿无悔”的青春誓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夏贺春荣获黑龙江省“五个100”先进个人等荣誉。

心理援助关爱“星儿”

二十多年来,夏贺春积极发扬身边老师数量多、专业广的优势,足够利用“知识”服务效能。2019年8月,她带领队友们组建了一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看星空,热童心”感统练习、心理援助的送教队伍。时光一晃而过,她带领队员们和这些星星的孩子“共同成长”,为这些孩子送往无尽的关怀。

自闭症儿童情绪化非常明显,在服务自闭症儿童时,很轻易出现突发情状。有一次,在为自闭症孩子上音乐课时,夏贺春正在辅助小朋友们做动作,一名挨着她的男孩,突然大喊并用嘴紧紧地咬着她的胳膊不放。当她抬眼看到孩子天真、开心的笑脸,才明白这是他在表达自己兴奋,她立刻把他抱进了怀中,忘了自己的疼痛。如今,在课上拥抱孩子也成了她义务课上的一个常态。截至目前,在她的带领下共有17名教师参与助学助教4000余课时,服务时长达4万余小时。

同频共振爱的传递

在绥化市雷锋志愿者协会中,大家都亲切地喊夏贺春为“夏妈”,这是因为她在在加进雷锋志愿者协会的二十多年里一直像妈妈一样关怀呵护着年轻的志愿者。

杨钊就是其中的一员,这名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2021年初来到雷锋志愿者协会就开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核酸检测、火车站值岗、南高速卡口执勤等地方都有他志愿服务的身影,他在“夏妈”的指引下早就已经成为一名优异的志愿者。

作为优异志愿者接受摘访时,杨钊和“夏妈”一起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孩子的奶奶看到视频后,立刻让孩子领她往见夏贺春,当她拉着她的手时泪流满面:“小杨钊就是2002年出生时那个没有奶水食,到处找奶水的孩子,是你,让他和你儿子一起窝你怀里食你的奶水一起健康成长的孩子呀!”他已经长大,夏贺春早已经认不出孩子的模样,但是因为爱的同频与共振,孩子再一次回到了“夏妈”身边,成为了一名荣耀志愿者!

忠于奉献温热社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本已买好机票预备春节往看看父母的夏贺春立刻取缔行程,主动加进北林区巾帼志愿者服务行列。

从除夕夜开始,她带领队友们在冰天雪地里给全区18个封闭小区送菜,天天工作16小时,整理订单、笔录地址、配送货物样样不落。40多天的志愿服务中,即使她的手和脚都冻伤了,她也没有缺席一天,直到小区解封的时候,她和队友们累计送出了3万余单。

2021年2月,疫情再次来袭,夏贺春主动申请到北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政策咨询办公室做志愿者,任务是24小时接听热线电话。电话不断,嗓子哑了,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即使是在这种情状下,50余天的志愿服务,她坚持了下来,还整理出了“疫情疑难问题3000条”,为春节和元宵佳节没能回家的人们进行心理疏导。

夏贺春始终信赖,她的力量虽然弱如微尘,但是只要志愿者携起手来,就是那坚不可摧的长城。

助人为乐——张鸿

为困难老人创立温馨的“家” 做上百名老人的“好女儿”

张鸿,女,1969年11月生,黑龙江省“咱爸咱妈之家”公益组织创始人。19年前,张鸿创建“咱爸咱妈之家”公益组织,只为给困难老人一个安稳的家。十多年来,她竭心尽量操持这个“家”,做700余位老人的“女儿”,为他们送上超越血缘的爱。

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谈起“咱爸咱妈之家”,张鸿说那最开始是想圆母亲的一个心愿:“妈妈小时候过继给舅姥爷,她出嫁后舅姥爷生病没人照顾,后来舅姥爷走失了,妈妈含泪找遍所有能找的地方都没找到。”“他把我抚养成人,可我为他做了什么?要是有一天我能做主,我一定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让无依无靠的老人都得到照顾……”母亲的遗憾,在张鸿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大爱的种子,那时她就用稚嫩而果敢的声音说:“妈妈不哭,我长大跟你一起建。”

2003年,患病的母亲让她意识到,一定要多抽时间陪在母亲身边。这也更加果敢她把精力与金钱投进到“咱爸咱妈之家”建设上来的决心。她与大伙一起上阵,移砖、筛沙子、抹水泥,一砖一瓦、夜以继日,历时三年,终于建成了这个温馨的“家”。从此,“咱爸咱妈之家”成了冰城困难老人的停靠港湾。

张鸿视每位老人为爸妈,只要看见需要扶助的老人,她就领回家。慢慢地,大家听说这个地方之后,也陆续把一些困难老人送来。此后,张鸿既要操心老人的衣食住行,还要负责看病、买药。过节假日、买礼物、搞联欢会,出往游玩……甚至一些来自外地在哈尔滨医院治病无看的病人和家属耳闻后,也投奔而来。

她让生命温热而有尊严

十多年来,张鸿默默照顾着这群孤苦无依的老人们。但凡老人病重,她总是先极力救治,若无生存期看时,为了让老人有尊严地度过最后时光,她会尊重老人意愿,将其接回家,让其安心在家终老。每位老人的生命最后关口,她总是不眠不休地守候,亲自洗漱擦身,让老人感受亲闺女般的爱。

假如哪位老人有未达成心愿,她都会尽量称心,不让其抱憾离世。为此,她购买了大量学习临终关怀的心理辅导资料,一有空就学习。还专门学习成为了缓和医疗研究员。十多年来家中每位老人辞世,张鸿都是陪老人到最后一刻,亲自为老人整理遗容。

将大爱送进千万家

熟悉张鸿的人都知道,她天天像陀螺一样不知疲惫。她一边照顾老人,还一边长期行走在慈善和公益的道路上。2017年8月,她积极响应国家“青爱工程”号召,援建了一间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青爱小屋”。她说:“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小家协调了,社会就协调了”。张鸿多次筹备组织“传统文化、弘扬孝道”公益论坛活动。从此,她又不知疲惫地行走在公益宣讲的舞台上,向全国各地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孝道。

“小孝孝于庭闱,大孝孝于天下。”这句话张鸿始终铭刻心底,她也在用行动洒播大爱,用实践传扬大孝。

孝老爱亲——赵中平

村民夫妇照顾卧床弃婴40余载

赵中平,男,1946年6月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林河村村民。赵中平和老伴二人以摘山产品为生,夫妇两人照顾患有先天性药物中毒的弃婴40多年,倾尽家财、辛劳一生仍不离不弃,一家人在艰辛的生活里相互搀扶、相互前行。赵中平曾荣获“龙江好人”等荣誉。

收养弃儿 视如己出

赵中平夫妇婚后一直未能生育,孩子也成为夫妻俩对生活中最大的期盼。1979年2月的一天,赵中平夫妇外出回家,步行至火车站时,一阵哇哇的婴儿哭声回荡在耳畔,夫妻二人闻声觅往,只见一个襁褓里的婴儿躺在冰冷的地上,身边无人照顾。2月的东北气温很低,这天又格外冷冷,夫妻俩想到这儿,便立刻将孩子拥进温热的怀抱,在原地等了许久也未见人来认领孩子,终于知道这是一个弃婴。

善良的赵中平夫妇带孩子回了家,夫妻二人的辛劳之路也就此开始。夫妻二人将孩子视如己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孩子发明最好的生活条件,为孩子买最好的奶粉和玩具,给孩子起了名字喊赵丽娟(化名),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生活十分幸福。

照顾患儿 债台高筑

然而,好景不长。在孩子回家40多天后,细心地赵中平夫妻发现孩子有些反常,除了不会发声,一些动作也同普通孩子不同。夫妻二人便带孩子到县里、市里的医院进行医治,最后确诊为先天性药物中毒。这个消息对赵中平夫妻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家三口的幸福梦支离破碎,在面对治与不治这两难抉择的时候,赵中平说:“虽然孩子不是自己的,既然我们收养了他,他就是我们的孩子,孩子还这么小,这病咱得治。”夫妻二人达成一致,决心将孩子医治好。因为孩子治病,夫妻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存还因此欠下外债,却也换来将孩子的病治好。赵丽娟的下肢已经严重萎缩不能走路,五官的反常发育也与常人不同,但智力和神志还算清楚,赵中平夫妻为赵丽娟亲自喂饭、喂水、洗脸、洗澡……将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1987年,赵中平夫妻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孩子,但这并没有剥夺夫妻对赵丽娟的爱,夫妻二人想着有了女儿,以后也能帮着照顾赵丽娟。为了生存,夫妻往过多个地方打工过活,生活极其窘迫。但即使这样,这40余年间,无论何时家中都会留人照顾赵丽娟,寸步不离。

一生守护 无怨无悔

如今,赵丽娟已经40多岁了,从来没走过一步路,赵中平夫妻就是她的双腿,可赵中平夫妇也已经70多岁。就在2022年2月,赵中平的老伴到医院做身体检查,经诊断是乳腺癌晚期,这个消息对这个原本就不充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赵丽娟得知这个消息,心理波动很大,经常吵闹要走,她说:“我要走,我不能在家再挈累我妈。”顿时,老两口泪如雨下。

因老伴的医治需要,再加上赵丽娟的强烈要求,赵中平不得不联系石头河子镇民政部门为赵丽娟安顿养老院进行疗养,这样能让赵丽娟享受更好的照顾。

赵中平夫妇的一生经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两颗善良的心碰撞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孩子的一生,虽不璀璨但却闪耀生命的光芒,平凡而又伟大。现在,有人也会问他们这样做后不懊悔,赵中平夫妻布满皱纹的脸庞露出笑脸:“虽然很苦,但孩子带给我们的幸福无法衡量,再让我们重新抉择,我们依旧会带她回家。”

来源:中国文明网、龙江志愿

一审:莫双雨

二审:吴汉

三审:张卫国

上一篇:当文旅遇上民谣,一首歌带火一座城

下一篇:犇赴温热丨你好,2023!致敬每一个不平凡的你!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