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人动脑筋把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乐到处猖狂
“他的酸梅汤的成功秘诀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很少人能站在那里饮那一小碗而不再饮一碗的。”
信远斋的酸梅汤对梁实秋布满了诱惑,常和孩子往饮两碗。虽然好饮,究竟太凉,饮两碗就得,只有抗战胜利回乡那次,在他的放任下,孩子们都连尽七碗才罢休。
当年的伙计们说,在信远斋的柜台前,咕嘟嘟饮个十碗八碗的不稀奇。
当时的娱乐圈挺会玩,有一次还搞了个“大胃王竞赛”。唱净角的张稔年跟唱丑角的张泽圃打赌饮酸梅汤,张泽圃饮了14碗撑得实在不行了,张稔年一口气连干26碗,面不改色。
信远斋的酸梅汤都在半夜里熬得,放进白地青花的大瓷缸,镇在老式绿漆的大冰桶里。
以前的“冰镇”不像现在可乐加冰一样,直接把冰块倒进往,而是在盛放酸梅汤的大罐四面围以大量碎冰块,让它慢慢的凉透,而味浓不减。
冰是冬日取自什刹海或护城河的,窖躲至夏。因为桶大罐小冰多,信远斋的酸梅汤饮起来特殊的凉沁脾胃。第二天上午出售时,冰凉透齿。
展开全文
这是1972年,台湾卖酸梅汤的流动小贩。
关于酸梅汤,更多人的记忆是夏日街头的冷饮摊。
记得小时候一到炎夏时节,路边就会冒出许多卖酸梅汤的小摊儿。一张桌子上摆一只大搪瓷缸,还有一排大碗或是玻璃杯,拧开搪瓷缸下面的龙头,紫褐色的酸梅汤哗哗流出。
一口进喉,五脏六腑都似乎被清凉浸润,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现在一想到还条件反射的咽口水。
“酸梅汤,桂花味,饮到嘴里冒凉气儿。又解渴,又带凉,不信您就弄碗尝。”
一碗冰镇酸梅汤,是老年间市井消夏图不可缺少的主角。“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过往,京城卖酸梅汤的常一手拿着两个三寸许、黄铜制成的“冰盏儿”,以手指颠拨,一边打节奏一边吆饮。
那些嘴甜会忽悠的,还会这样唱:“哎——酸梅汤啊真甜哪。哎——这玉泉山的水,骆驼给我驮,南来的蜜蜂来搭窝哎,买一碗来尝一尝,不凉不要钱……哎,玉泉山的水来,东直门的冰,饮的嘴里凉了嗖嗖……”
玉泉山的水是有名的山泉水,好饮,清朝的皇上就只饮玉泉山的水,有专门的水官负责从西直门走水。而东直门有京城最大的冰窖。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七巧看穿了季泽又来算计她的钱,虽然心中对旧情还有些留恋,但她恨季泽的无情和哄骗,狠心把他骂跑了。桌上被打翻的酸梅汤既是她复杂心绪的描写,也是情感的幻灭。
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的描写,故事是酸楚的,这句话却很挠人心。一百年很长,一年也很长,很多东西,正是在一滴一滴中逝往。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的古训。现在,你还可以从同仁堂买到古方中的酸梅汤配料,但社会却早已衰减了这样古老的坚持。
过往,卖酸梅汤的常在小摊上插一个黄铜的月牙戟,这就是无言的标榜自家熬制的功夫,月牙升空时,人已在忙。
精致的,从来都不是素材,而是人心。
而今每当看到那些把酸梅汤、布衣裳等编排成高档、高价精致生活,一本正经弄得跟个仪式似的伪传统,都很好笑。它就是个最家常的食食,您这串了味儿了。有钱,有闲,你玩你的,但中国市井文化不是这样。
酸梅汤,一口下肚,要回到闹市街头,或者巷口的大槐树下,而不是焚香听曲的名廊精舍、私家会所。
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酸梅汤。
“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动脑筋把信远斋的酸梅汤制为罐头行销各地,而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这是梁实秋《雅舍谈食》中的不解,现在早有了酸梅汤的瓶装饮料,可还是“一任可口可乐到处猖狂”。
很正常。老味道,不止有味,还要有道。
没有了家里的小院子,没有了胡同口的大槐树,没有了消夏的旧日生活,酸梅汤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的诱惑。没有生活了,它也只是种饮料。
不过没关系,饮可乐长大的一代,也不会对这东西有啥情感上的瓜扯。饮着可乐,心里面有个凉凉的酸梅汤的念想,就很好。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