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明星想提升演技,应该向潘粤明和陈晓旭学习

电视时间:2天前阅读:1

潘粤明的字,又受到关注。

其实早在前年《怒晴湘西》没播出时,就已经有大批网友发现了这件事,遂调侃潘老师:

一人干两样活,男主演和美工。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他还会画画。

可谓一笔而下,字也纵横,画也纵横。

主持人李静曾经对潘粤明的粉丝说:“看看你们的偶像多有文化。”

但作为普通看众来看,这句褒奖,却代表另外一层含义——

展开全文

87版《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当年在林黛玉的人选上,主要考验了诗人气质、悲剧性格、说话尖刻、才智这几个方面。

考验下来,陈晓旭最适宜。

王扶林特殊强调了“诗人气质”,他说陈晓旭写的诗:“还真有诗味。”

会写诗实实在在地发明了机会。

写诗,本身就是一种发明;潘粤明写字的过程也一样是在发明;饰演一个角色,更是发明。

陈晓旭因为善于写诗,自然熟悉字,理解字,把握一句话的意境,比一般女演员能揣摩林黛玉的真实内心。

塑造起林黛玉来,更加得心应手,直至绝顶贴近这个角色。

反之,演员长时间不情愿感知字的深意,就会造成只知其形,不知其神的情状。最后背台词,等同死记硬背。

遇见稍微有点复杂情绪和复杂经历的角色,就演不好了,因为不知道角色说出往的话代表什么,又体现什么。

就像小时候背书,有的同学背得快,且背得准,而有的同学怎么背都背不下来,区别就在于懂不懂字,理解不理解句子和全文意思。

经常看到网上在吐槽现在的一些年轻演员:

他们怎么一点演技都没有。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说法,要知道,许多年轻演员都是从专业的表演院校毕业。比如上戏、北影、中戏。

最基本的表演能力肯定是有的,不然,怎么毕业呢?

回根结底还是阅读理解的能力不足,对字、对句子、对剧本一知半解。

这样就算挠住机会,也演不好角色。

唐国强老师说:

演戏演戏,演到最后,就是看你的文化底蕴。

现在的古装剧,美女确实多,但真具有跨越千年美感的,少之又少;现代气息都特殊浓郁。

显然她们缺少些许文化底蕴。换一种简单点的角度往阐明——演古代的人,却没有古代人的志趣。

87版《红楼梦》为让演员整体具备这种“古人志趣”,用往几乎三年时间修炼,琴棋书画是基本。

琴棋书画,最能展现古人的志趣。

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一定是相对的。

学和不学区别明显。

比如“小戏骨之红楼梦”,之所以倍受好评,追本溯源,还是因为演员的文化底蕴在不断地累积和丰盛。

她们不仅学写毛笔字。

还要学古代礼仪。

长时间的练习,慢慢就体会了古人的神韵,演好一个角色,自然不在话下。

这和年纪无关,要害看学不学、有没有时间学。

年轻演员或者偶像明星,将来想提升演技,想转型成为实力派,看来“文化底蕴”这一关必须过。

前段时间,沈月说了一句话,很令人激动:

我不是恰好成了一名演员,而是我真的想成为一名演员。

要知道,不是每一位演员都敢直面自己的演技问题,也不是每一位演员都情愿听取看众意见。

沈月因为听取了看众的意见,认真地正视了自己的表演问题。

才留出时间给自己往学习。

明朝闻名的文学家冯梦龙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冷来。

一个想提升演技的演员,是注定要学习的。

同时也注定了坎坷。

这个过程就像刀锋和梅花一样,需要磨砺,需要度过“冷冷的冬季”,才能锋利,才能飘香。

努力后,当达到了某一种表演高度、理解高度,对角色的处理,一定比一般的演员看得深刻、全面。

甚至说:“更有发明力。”

比如陈晓旭对于林黛玉的理解,她能用“不进世俗的纯真”来形容,她能瞥见林黛玉的执着特质——

设定了一个目的之后,一直追求下往。

仿佛潘粤明谈论的作画:“只要你能做到画一百次,你一定能看到自己的进取。”

明星和演员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明星成不了演员(看众心目中的那种实力演员),不仅因为演技不够好,更加因为文化底蕴差太多。

想改变,只有学习,向潘粤明和陈晓旭这样的演员学习。

上一篇:87《红楼梦》毛遂自荐成功的,除了陈晓旭,只有他了

下一篇:2007年,陈晓旭完成心愿后离世,弥留之际反复哭喊“妈妈”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