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成功于有备而来的牢牢把握的机会
当年《红楼梦》83版电视剧播出享誉成功后,资深导演王扶林给一部分演员下评语,说晴雯的扮演者张静林是“难得的好演员”,对于戏份不多的配角如扮演秋桐的沈璐,王扶林给予了很大的肯定,“我们选不到比她演得更好的人。”
而对陈晓旭,王扶林的高评是:“她就是天生的林黛玉。”用坊间的来话说,就是“她是为林黛玉而生的”,林黛玉这个角色简直非她莫属。
《红楼梦》的拍摄是个社会大舞台,它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尽显声名的机会,张莉、邓婕、欧阳奋强等人皆因《红楼梦》而成名走红。
林黛玉的成名成功,可以说得益于她的容貌气质,更有她平时知识丰盛的储备和积存。
林黛玉出道首先应该感谢的人,是推举她的男朋友毕彦君。
当年《红楼梦》剧组为保证拍摄制造质量,在全国公开选拔演员。
当时陈晓旭没看到这个消息,她男朋友毕彦君知道后,立刻想到漂亮的陈晓旭,就推举她往应征林黛玉这个角色。
展开全文
“你这么漂亮,应该往试一试!”
估量毕彦君当时就是这么说的。
估量兴奋的陈晓旭假装生气地拍了他一下。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推举和鼓励。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历史上就有徐庶走马荐诸葛和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又一次推举诸葛孔明的故事,这引起了刘备的重视,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否则短缺人才的刘备还不知道怎么扑腾才会有起色呢。
人生后来成功了,是不该忘记当初推举你的人的,理应如此的。
这么好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不往做,就会有别人往做,因为已有那么多自以为漂亮的女子在争相竞逐金陵十三钗。为什么不挠住机会?而当你尽量做好了,一槌定音——陈晓旭当时的构思可能是这样的吧?
她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看定镜中自己漂亮的容颜,和眼睛里表露的林黛玉似的忧郁神态。
世说新旅在1月31日的文章《风情女人尽妩媚内涵,娴雅女子多气质芳心》里,首先列举的就是陈晓旭。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一个女子的姣好漂亮向来是有准则的,陈晓旭对自己的美好气质有足够的自信。
她从书架上抽出《红楼梦》原著,再一次翻动书页,睫毛下一潭清幽的湖水漾动了,她习惯性地咬了一下嘴唇。
她想了很多,方方面面的。她鼓足勇气,坐在桌前,摊开信笺,给导演王扶林写了一封长长的信。
与全国成千上万的寄信人相比,陈晓旭那封信写得很特殊。她写了自己对《红楼梦》和对林黛玉的深刻理解,写了好几页纸笺。她还附上自己的一张照片,连同自己写的几首小诗。
导演王扶林打开信件后,被深深吸引住了。王扶林像初中语文课文《第二次考试》的苏林教授一样,微微一笑,颔首赞许。
一星期后陈晓旭收到王扶林的回信,要她亲自到北京往面试。
剧组例行面试的很多问答题中,给陈晓旭出了一个题:妙玉的判词是怎么写的?这个题的确有点“刁钻”,但也在考查领域内。
上世纪的80年代,刚刚结束运动,普通人能读过《红楼梦》原著的并不算多,而对“红楼”人物的判词了解很清楚的,可能属凤毛麟角了。
陈晓旭非常了得,她凭借自己良好的记忆力,背诵了妙玉的判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同情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剧组成员对陈晓旭刮目相看了。连妙玉的判词都知道,可见她对《红楼梦》的理解程度。这正合剧组的要求,要的就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演员,才能与名著的声誉内涵匹配。
待选定的演员全部到齐后,剧组才进行集中培训。这样,陈晓旭就需回鞍山等消息。
临走前,王扶林告诉她,“保存好火车票,下次来时可以报销的。”
“下次?”
陈晓旭心有灵犀,心中暗自窃喜。就这样,她成功进选《红楼梦》剧组。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用再多说了。
一个人能得到机会,并牢牢把握住机会,他(她)是幸运的,而能致力成功,更是幸福的。
一个人眼界宽,格局大,能力强,
笔下有千言,胸中有万策,厚积薄发,内外兼修,与时俱进,这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
一个人的成功,得益于别人的举荐、赏识和重用;也源于自身的优异和强大。
反看有的人短缺初心,仅凭小聪明,靠出风头,金玉其外,沾沾自喜固然风景一时,然大浪淘沙,终究经不起义理的考量,人心的评说,和公平的考验。
#头条创新挑战赛#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预备的人,”这句话,从来都没有错过。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