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最美黛玉陈晓旭,她这一生,韵味十足
90年到00年出生的孩子,可能永远都忘不掉每个冷暑假趴在家里的显像管彩色电视面前看各大电视台轮番播放四大名著的记忆。
那时,孩子嚼着五毛钱一根从街边小卖部买来的冰棍,早早的就候在电视机前等着节目,最爱看的便是孙大圣打妖怪。只见一声“妖怪哪里走!”便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不愿挪开。
而对红楼呢?只晓得,那是一个发生在一个大宅子里争来争往的繁复故事,不是给孩子看的。直到许多年之后待到看懂时,才对“少不读红楼”的深意了然,又不由得喊那魂牵梦绕的故事吸引。
而在那个已经时隔了40余年的荧幕大宅子里,永远的寄存着一个幽魂,寄存着一个让一代人都忘不掉的姑娘,那就是陈晓旭所饰演的林黛玉,纵使距离87年首映已经过往了30余年,却仍让人忘不掉她一袭素白衣裳,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自她的林黛玉之后,似乎无论谁拍都达不到那个味道。而她就像是那英年早逝林妹妹的魂,在人间游弋了数百年之后投的胎。一颦一笑间真可谓是如月魄花魂所化,禀天地灵气所生,即是那山中高士晶莹雪,又是那世外仙姝寂寞林。我们早就将她和林黛玉划上了等号。
我从广冷来,孤芳何人赏。居傲不媚春,偏爱秋色凉。纤纤淡鹅黄,倩倩素心长。犹慰深闺寂,且伴一缕香。————陈晓旭《人淡如菊》
在林黛玉这个符号的背后,戏外的陈晓旭同样传奇。在因《红楼梦》闻名全国之后,她还开启了另外一段截然不同的商界传奇人生。
展开全文
出生
1965年,陈晓旭出生在京剧世家,父母均在鞍山剧团进职,她的父亲是京剧导演,一心想要她继续京剧,但是她从小似乎并不醉心于此,反而对芭蕾饶有兴致。
12岁的她在读中学,芭蕾已经能够做到白毛女道题紫金冠高难度动作,颇有天分。
但是除了这为数不到的爱好外,她是一个不合群的孩子,和大部分处在12、3岁活泼爱闹的孩子不同,她清静、恬淡、说话总是低声细语,小小年纪便如雪山孤梅一般,自个儿躲在自个儿的世界里头。
在12、3岁的孩子中间,不合群总是喊人看不起的,于是总有人会欺辱她,但他却屡屡不以为意,把这些玩笑欺辱,都视为不值一提的小事。
那时她就读到了《红楼梦》,或许是从旧书摊、或许是从家里的书橱,也不知道她是从何处找来了这一系列书,读着读着便进了神,年仅12、3岁的她便从林黛玉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共喊,那种共喊就像是跨越了400多年漫长时空的一声亲昵的低语。那一刻,书中的一切便化为了一颗种子种到了她的心里,催化出了那封后来改变她命运的自荐信。
中学毕业时,她通过了所有的芭蕾舞考核,但是因为某项审核未过,这份本就为数不多的理想,便就早早的折戟沉沙了,从此便带着鞍山的京剧剧组里演一些小角色。
在那样的人生时刻,她唯一还剩下的就是对林黛玉的共喊与喜欢。
长成
1984年《红楼梦》剧组全国聘请演员。
陈晓旭受到朋友的鼓舞,写了自荐信。一周之后导演王扶林便给了回信,让她往北京面试,要求食宿自理,没进选更是车费不报。纵使这样,她依旧到了北京,并因为对《红楼梦》书里故事的熟识轻而易举的过了初试。
初试之后,导演王扶林约了她第二天早上十点见面。
07的再聚首节目中,王扶林和她都曾回忆过那次初遇,约好的第二天,但是却天公不作美,下大雨,陈晓旭虽带了一把绿色的小伞,最终还是淋成了落汤鸡,一根长长的麻花辫淋湿了,挽起的裤管也湿了,雨伞不断地滴着水……而就以这样的形象,陈晓旭第一次出现在王扶林导演的面前。完成了导演的面试。
王扶林导演对晓旭的评判是:“她身材瘦弱,当时还不到八十斤,她有诗人气质,且说话尖刻,这一切特质都与林黛玉高度吻合。”
果不其然,电视剧上映之后,她的林黛玉进进了所有人的记忆,那秀丽清雅灵气十足的模样,让人又爱又怜,久久难忘。
惋惜的是,正因为林黛玉的经典,导致本可以在演绎生涯大放异彩的陈晓旭的戏路被限死了,因为她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林妹妹,所以也不再有人乐见她往演别的角色,也没有导演再敢用秀丽淡雅的女演员。
商海
自此她不再是那个寄人篱下,处处看人眼色的林妹妹,而是杀伐果敢的商界巨擘,她也不再白袖素衣,转而雷厉风行。在二十世纪初的04-05年连续两年斩获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直到2007,身患乳腺癌的她生命走到暮年,转而投身佛门,剃度出家,以一个佛门弟子的身份走过让的今生。
在生命的最后,她不再是那个林妹妹,不再是那个搅动经济的风云人物,她只是她,只是那个值得让无数人都记住的陈晓凯。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