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过2次才明白:莫高窟为什么在沙漠中能生生不息?
对于很多人来讲,莫高窟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也对莫高窟为什么在沙漠戈壁的地方能够保存下来感到好奇与不解。随着第二次到莫高窟旅游,实地感受她厚重的文化艺术,体验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精神,逐渐解开了存在的疑问。
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第一次往敦煌,感觉非常远远,看着窗外的河西走廊,真正体会了诗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境。为了不虚此行,专门往看了莫高窟。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敦煌到莫高窟的路还是土路,沿途茫茫戈壁,路上正好碰到有龙卷风卷着沙土飞扬,在空旷的戈壁自由旋转,有“大漠孤烟直”景象,十分壮看。当年旅游的人稀少,在导游的讲解和引领下,所有开放的石窟都看了一遍。为莫高窟的艺术所震动,每个洞窟承载着不同年份的记忆,每个洞窟都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各种各样的洞窟建筑形式,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建筑文化。木骨泥塑逼真形象,体现了精湛的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更是出色纷呈,风尚各异。印象最深的当属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里面有个35米多高的弥勒佛坐像,外看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看过由衷地感叹,莫高窟不愧为中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珍宝。
第二次是从郑州自驾两千多公里来到莫高窟旅游。敦煌转变比较大,感觉最明显的是路修得好,有专门到莫高窟的旅游专线。当时正值国庆黄金周,游客众多,当地为有效降低游客对石窟的不利影响,摘取有序分流的三种方法,一种是网上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购票参看;一种是只能看几个洞窟的专票,当天买票当天参看;还有一种是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看看。我们没有网上预约,又想现场感受,我的家人就买了专票往参看。参看后才知道,买专票的人很多,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只看了固定的几个洞窟,也算是目睹了文化珍宝的面容。
展开全文
我这次没有再进景区看看,专门在景区外漫游,仔细品味着莫高窟的外在魅力,觅觅神一样存在的原因。莫高窟景区门前有条宕泉河,河水主要是祁连山积雪熔化的雪水,当时河水干枯。河的西边是莫高窟景区,关于莫高窟名字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沙漠的高处,另一种说法是,佛教认为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高窟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石窟开凿在喊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山是南北走向,南边的洞窟有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北边的洞窟大多没有彩塑和壁画,是僧侣修行、居住的地方。从查阅的资料了解到,从公元366年乐僔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开始,历经10个朝代,千年绵延不绝,共开凿735座洞窟、2000多尊造像、4.5万平方米的壁画。由于时间跨度大,治理不善,风沙侵蚀崖体和人为的破坏,数万卷文物流失到十余个国家,出现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好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摘取保护措施,让敦煌文化重现辉煌。从远处瞭看,山顶上已被流沙覆盖,只有几个木构窟檐凸显出来,景区前树木繁茂,与崖顶等高的九层楼屹立在绿茵之中,显得格外巍峨壮看。
莫高窟
景区对面是敦煌研究院,道路两侧杨树笔挺,植被繁茂,我漫步在林荫道上,微风吹拂着树叶哗哗响,路旁的小水沟发出潺潺的响声,这是研究院摘取的治理措施,让水循环从高处小水慢流滋润着花草树木,发明着沙漠绿洲的奇迹。放眼远看,景区和研究院四周不是沙漠就是戈壁和光秃秃的山,唯独这个地方郁郁葱葱,不由得想起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诗句,在沙漠围拢的地方,在喊沙山麓,大自然聚集了如此美好的景色。
绿茵大道
走出研究院的绿茵,来到南边的戈壁滩上,远处周边是萧条的小山,没有任何植被,只见宕泉河从远山边延伸下来从景区前穿过,在这干旱的地方,河里很难见到水。河边不远的戈壁中有几座僧侣墓塔,见证着风沙吹拂的岁月。曾几何时,生活在这里的僧人(有人说是道士)为了改变生存环境,与干旱的气候做斗争,一棵一棵地种树,景区前的树多是榆树、柏树、沙枣等,我所知道的是榆树、柏树长的比较慢,不知经历过多少年风沙的洗礼,才有了今天繁茂的大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游客在树阴中享受着前人的劳动成果,又有几人能记着这些人的名字呢!
走累了坐在树荫下小憩,等待着看看石窟的家人出来。前面不远的地方是个花坛,鲜花盛开,点缀着绿洲,使游客忘记身处沙漠戈壁之中。傍边有一棵沙枣前,审视着沙漠中的植物,树上结满了沙枣,在如此环境中生长并开花结果,预示着生命的坚强。是呀,在艰苦的条件下,只要努力都会有收成的。沙枣树如此,人也是如此。敦煌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从事石窟艺术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传承弘扬着中华文化由衷地令人钦佩。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