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山坡“长”出花果山
初春时节,天气渐热,剪枝是果农们春耕的开始,也是决定当年苹果丰产的要害之一。
“老苹果树应该怎么修剪”“背上枝、背下枝怎样对待,小树应该如何压枝、留果”……在河北省宽城县化皮溜子镇西岔沟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数十位村里的果农们正上着一堂特殊的教学课,党员致富能手、农民高级技师张春江“手把手”地向他们分享果园治理及果树修剪的技艺。
今年中心一号文件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重点任务部署。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要害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可如何让“一方人”用好“一方水土”,曾让西岔沟村的干部们伤透了脑筋。
昔日的西岔沟村耕地少,山地多,瘠薄且不存水。为了能让荒山坡“长”出“花果山”,村“两委”通过实地观察后决定:由党员带头开荒山建梯田栽果树,大力发展林果产业。
正是这个颇有前瞻性的决定,解决了西岔沟村“一方人”用好“一方水土”的问题。但蜕变之路,布满艰辛和不易。因为不懂技术,不少苹果树患了病。村干部们请来河北农大苹果种植专家李保国教授到村指挥,并依据当地气温进行耐低温“冷富”苹果品种的高头嫁接,实施了富硒产品的种植试验。现在通过配方施肥、苹果套袋、疏花疏果、春夏耕种除草等先进技术,苹果长势很好,最大的一只重量能达到一斤左右,好食又高产。
尝到了科技助农的甜头,村民们明白了“要想产业兴,科技得紧跟”的道理,从这之后,西岔沟村每年都会邀请各路专家前来指挥。果园里的培训课,让果农们学习了很多实用技能,更让他们对中心一号文件中的“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有了切身体会。2022年,全村的苹果总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全村农民人均果品收进达1.3万元,成了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得益于当地富硒土壤优势条件,西岔沟村还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注册了“西富”牌苹果商标,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
今年开春以来,西岔沟村紧盯果园治理提质增效目的,扎实做好当前林果产业各项工作,组织开展果树春剪、清园等工作,确保果树实现丰产、稳产;同时,严厉按照技术规程,加强新植果园治理,为林果产业陆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助力果农致富增收。
“林上空间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未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中心一号文件,在加强水果仓储、水利浇灌、果园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上做文章,培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也学着做做电商,赶赶网络直播带货的热潮,争取让村民的腰包再鼓点!”村党支部书记王保荣笑着告诉记者。
一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发展图景,在西岔沟村唤之欲出。
通讯员 何立超 本报记者 车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