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同天爆料称“发现破坏北溪管道船只,线索指向乌克兰”
(看察者网讯)在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发布“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后近一个月,美国《纽约时报》和多家德国媒体当地时间周二(3月7日)同时援引不同消息人士放出新料,前者,后者亦声称“线索指向乌克兰”。
德媒在报道中弥补称,情报机构也不清除这是一次“嫁祸栽赃”基辅的“假旗行动”。不过,报道也承认,调查人员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证实这种情状。
这份德国《时代周报》、德国第一电视台(ARD)和西南广播电视台(SWR)7日发布的联合调查报道称,德国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查人员已经摸到涉嫌运送爆破人员及其装备的一艘游艇,它由一家注册在波兰的公司租用,而这家公司“显然由两个乌克兰人所有”。
据报道,德国调查人员认为,一个五男一女的六人小组乘坐该游艇将炸药运到爆破地点,包括一名船长、两名潜水人员、两名潜水助理及一名女医生。不过,这六人皆使用专业伪造护照,真正国籍不明。
德国《时代周报》报道截图
依据调查结果,一辆货车将相关设备运抵港口后,该爆破小队于2022年9月6日,即爆炸发生前20天,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罗斯托克(Rostock)出航,在没有将游艇清理干净的情状下就回还了船只,调查人员事后在船舱内的桌子上发现了爆炸物的痕迹。
上述德媒据称摘访了来自多国的消息来源。报道说,爆炸发生后不久,某西方情报机构便知会了其他欧洲情报机构,说主导这起爆炸事件的是一个乌克兰团体,此后进一步的情报则指向了一个亲乌克兰团体。
不过,报道强调,尽管线索指向乌克兰,但调查人员至今仍未查出幕后主使,情报机构也不清除这是一次“假旗行动”,即有人刻意留下痕迹、将事件“嫁祸”给乌克兰。不过,调查人员也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证实后一种情状。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乌克兰“当然与‘北溪-2’的袭击无关”,目前既无法证实乌克兰官员或军队参与了这一行动,也无法证实有人代表他们行事。他还称,可以想见的是,俄罗斯才是爆炸的幕后黑手,“在这种情状下,(俄罗斯动手)还有许多动机和许多可能的用处”。
展开全文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推特上称,基辅对所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7日,《纽约时报》援引匿名美官员消息爆料称,新情报表明炸毁“北溪”管道的是一个“亲乌克兰团体”。看过情报的美方官员表达,他们认为破坏分子极有可能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没有美国人或英国人参与”。报道同时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包括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基辅人士或俄政府人员参与了行动。
对于最新爆料,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有人将相关信息透露给西方媒体,是为了躲避法律层面的调查并转移公众对事实注重力。她敦促美国回应俄罗斯的官方问询,并将赫什的爆料纳进调查工作,而非用“匿名消息源”混杂视听。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则称,拜登政府将等待对德国、瑞典和丹麦的爆炸事件进行正式调查的结果,然后再得出结论,“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应该考虑摘取哪些后续行动可能适宜或不适宜”。
德国检方并未立刻对有关报道发表评论。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回复媒体问询时表达,柏林已注重到这些最新报道,自往年10月以来,联邦检察官一直在调查此事。该发言人弥补,就在“几天前”,瑞典、丹麦和德国已经通知联合国安理会说调查正在进行,“目前还没有结果”。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7日,丹麦博恩霍尔姆岛,波罗的海下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海面形成直径超1公里“气泡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北溪-1”和“北溪-2”位于瑞典和丹麦四周海域的部分发现4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及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俄罗斯曾多次唤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今年2月8日,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赫什在其个人网站发布调查报道,指“北溪”天然气管道系由美国和挪威军方在拜登的授意下策划炸毁,但西方政府和媒体却对此保持“诡异的沉默”。
这篇长达5000多字的重磅报道,详尽叙述了美国国安部门策划九个多月、拜登亲自下令、美国海军实施、挪威军方配合,最终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整个过程。对此,美国白宫和挪威外交部第一时间矢口否认,丹麦首相府、国防部和司法部则表达“无可奉告”,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基本对赫什的爆料“视而不见”。
对于西方的此种反应,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时表达,西方国家试图默默了结对“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赫什关于“北溪”的文章未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这令俄方感到惊诧,若不对破坏“北溪”的行为进行调查,类似事件可能还会重演。他指出:“世界上能做出这种破坏行为的国家并不多。”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