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超导”刷屏:如何理性对待有争议的科学发现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助理教授迪亚斯最新发表的一篇《自然》论文,使得“室温超导”再度刷屏。这一轰动世界的发现究竟靠不靠谱?一时间,学界对此虚实难辨,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质疑也随之而来。
其实,这已不是迪亚斯第一次引起轰动。2017年,他所在的哈佛大学团队声称在世界上首次获得金属氢,但研究未能通过重复验证。后来,他又称操作失误,导致金属氢样本已经消失。2020年,他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关于室温超导的论文在争议两年后被撤稿。这一次,还会是“乌龙”吗?
用实验说话,是不少务实同行在争议面前拿出的科学态度。对于公众而言,颠覆性成果层出不穷,究竟该如何理性对待?有争议的科学发现是否应该被发表呢?
事实上,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公众,或许更期看看到引力波、“上帝粒子”那种可信度非常高的成果。究竟,引力波发现团队是在反复推敲打磨数据和结果的基础上,才正式公布结果;“上帝粒子”的发现者则是在做到六个西格玛的置信度后,才最终公之于众。这种极为审慎的态度,足以让世界信赖人类确实获得了新知,未来有看被改变。
然而,漫长的科学发现之路上,没有一项新知在诞生之初就是完美的。科学家直到2016年才真正发现了引力波,这距离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预言整整过往了101年,期间也曾经历过无数次“误以为发现了”的失误,好在有人一直在坚持。
从这个维度来说,我们应该答应科学失误,答应科学家犯错。有时,今天的实验谬误中可能隐躲着明天的划时代发现。纵看科学史,一些非同普通的实验现象无法用现有理论阐明,从而突破既有学术框架、引领研究范式转换,推动学科发展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要给科学家以时间,让他们通过不断的验证与探索,最终不断靠近科学的真相,显示大自然的秘密,从而造福人类。
而这,恰恰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通过不断质疑,不断验证,往伪存真。也许明天,也许下周,又会有新的热闹出现。在看热闹的同时,无论学界还是公众都不应忘记,永远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往讨论问题、解决争议,唯此才能推动社会进取。
当然,值得注重的是,商业运营的学术期刊再高端,也不能完全为科学的正确性而“背书”。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期刊的媒体属性会驱使其追求关注度与阅读量,制造话题也在所难免。确保科学真实性的第一责任人仍然是科学家自身。
作者:许琦敏
图片:SCIENCE网站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