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剧情越来越塌被吐槽,但我终于知道了如何才能上清北
文|学乐君 原创首发|亲子学乐(kidsfund)
最近,电视开年大戏、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长篇小说的《人世间》火了,不仅收视数据全线碾压,吸引高达3.1亿看众收看,豆瓣评分也高达8.1分。
经由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丁勇岱的出色演绎,上下五十年的时间跨度,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一幕幕、一场场,都是人物命运和时代造化的叠加。
但和近期的很多国产剧一样,都在最后阶段开始崩盘。
如《乔家的儿女》《开端》《江照拂晓》一样,在剧情进进后期的时候,很多情节就显得越来越浮夸、虚假。
《人世间》最近上的一个热搜,就是剧中的两个角色都考上了清华。
学乐君和很多人一样不解:
“学霸人设的周楠考上清华也就罢了,资质平平,还作天作地、蹦迪唱歌、谈恋爱的冯玥也是清华?”
展开全文
确实,不怪网友杠,冯玥在剧中的人设确实跟清华似乎扯不上关系:
一不是学霸,二没有见怎么用功学习,反倒是叛逆成性,不喜学习还早恋。
而且,《人世间》这部剧上清华北大的人确实也太多了:
除了热搜上的冯玥,冯玥的妈妈和大舅在恢复高考后,都轻松考上了北大。
而和冯玥同龄、三舅家的儿子、她的恋爱对象,也在她之前就考上了清华。
一个平平无奇的家庭,二代三代一窝蜂地上清北,这概率,怎一个“牛”字了得。
之前,我们总说:说书的嘴,唱戏的腿。
说书先生一句“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就可以一眨眼来到16年后;
唱戏的角在台上走一圈、晃几晃,也可以翻山越岭从京城到边疆。
现在,只想感慨一句:
编剧的笔不是笔,那也是能发明奇迹的神异。
当然,这种设定也早已不是偶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清华北大两所顶级学府俨然成了电视剧里的标配,考上它们比食饭、饮水还简单。
在越来越多的编剧笔下,不但剧中的明星可以拥有开挂的人生、绝对的主角光环,连带着他们的子女都有一条让所有中国父母羡慕的超强福利:
哪怕整天谈恋爱,哪怕整天染发泡吧,哪怕先天条件不那么优越、后天也没那么上进,都能在高考时一喊惊人,要么考个清华,要么上个北大,要么随便选个都是985/211.
有多少明星的子女们考上过清华、北大呢?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
开头提到的:宋佳在《人世间》的女儿冯玥(胡连馨饰)轻松上了清华大学。
殷桃在《人世间》的儿子周楠(吴幸键饰)也是清华大学。
还考往了国外,获得全额奖学金。
周迅在《小敏家》中的儿子金家骏(周翊然饰),也上了清华大学。
金家骏在剧中,在一家商场一楼的补习班复读,普通也没见如何刻苦,反而经常和秦海璐的女儿食饭、饮酒、玩游戏,还偷偷打工挣钱,但这一切,都不阻碍他以708分的成果考上清华。
刘孜在《少年派》中的儿子钱三一(郭俊辰),也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剧中,这也是个学霸人设,只是这个学霸,也把不少时间都用在了该不该表白女生上面。
梁静在《风犬少年的天空》中的儿子罗申喜(郭丞饰),也是清华大学。
这个小伙有个学霸人设,但高中三年平时考试成果次次倒数,混迹在自己的学渣朋友中“无恶不作”,逃课、打架、恋爱、捣蛋……
但他,只需在高考前的很短时间内认真了几天,就考上了清华大学,也不得不说主角光环太盛,照瞎了现实。
难怪会有“高考填志愿写下清华,老师直接就是一个惊吓;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告诉妈妈,妈妈也是再三重申不信赖”等诸多情节设定。
确实,影视剧里的青春都是别人的,能释放荷尔蒙,能逃学看篮球,能在开学校庆上捣乱,能和学校高材生放烟花,能和街头小混混打群架的隐躲学霸,分分钟可以上顶尖大学。
《你好,旧时光》中,马藜的女儿余周周(李兰迪饰),以及陈的儿子林杨(张新成饰),双双考取北京大学。
学霸果然都是扎堆出现的,现实中一个学校出一个清北就要大做宣扬,影视中却可以情侣双双上清北。
在编剧的笔下,只要是主角,就可以拥有所有的“宠爱”:
只要来个一分钟的学习镜头蒙太奇,哪怕阿甜也能超常发扬被录取。
只要心地够善良,哪怕不被保送也能凭实力考进往。
只要长得够帅够可爱,哪怕天天郎情妾意,也能绝地反击。
我只要答应你了上北大,就一定上。
这些剧的种类,可以说是涉及到了目前所能想到的热播剧全类型。
不管你是描写新时代少年们跌跌撞撞、全力奔跑,布满酸涩、甜蜜的青春校园剧;
还是着眼家长里短、个人情感纠葛的家庭伦理剧;
还是主打高考背景下的悲喜故事的都市家庭教诲剧;
亦或是跌宕起伏,展现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社会巨变的主旋律年代剧。
统统逃不开“清华”“北大”的魔咒。
想不上都不行!
只不过,话说回来,每逢高考必清华、一报学校就北大真的好吗?
是中国只剩下清华、北大两所学校?
还是其它学校的名字不好记?
又或者怕看众不知道其它学校也是真实存在的?
要知道,相比影视剧中的人均名校,现实中,清华、北大的录取率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仅为0.03%。
什么概念呢?一万个人里面,只有3个幸运儿才能进清华北大。
以往年为例:
2022年,全国1078万名考生。
清华大学仍共录取本科新生3800余名(包括港澳台和外国学生约300人)。
北京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4402名(包括留学生约500名)。
而且每年的录取率基本上是恒定的,没什么重大事件的情状下,就只有那么多人能进进顶尖学府。
与影视剧中清华北大随便挑不同的是,现实中的热搜却是这样的:
一个女生背了个帆布包,竟被当作是炫富。
为什么呢?
不是因为这一身妆扮有多么富贵、多少名牌,而是因为帆布包上有清华大学的Logo。
很多网友一致认为:“这是我见过最贵的包包,多少个爱马仕、LV都比不上。”
确实,因为那是只有清华学子才能收到的特殊定制手袋,它比奢华品的logo要宝贵、有价值得多。
能进清华的,不是智商特殊高,就是学习能力特殊强;不是有什么时尚的才艺,就是有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和努力。
要知道,即便是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大腕,能通过高考突围上名校,那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儿。
以撒贝宁、李健为首的一派,算是在原本就不差的基础上走了一条捷径:
通过参与清华、北大每年都会举办的冬令营被保送。
很多人调侃说:一首《小白杨》,让撒贝宁唱到了北大。
一首《说句心里话》,让李健唱到了清华。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撒贝宁和李健本身的学习成果就很好。
而也是因为本身就是顶级学霸,才使得他们有了参与冬令营的资格。
究竟,清华北大的冬令营可不是谁想参与谁就能参与,谁想往唱歌就能往唱歌的。
正如李健在提到自己是怎样被保送清华时所说:
本来是冲着高考加分往的,后来因为表现太好,直接得了第一名,导致很多学校都比较中意他,包括北航、北大。
而清华再一仔细了解才发现这孩子竟是一个宝躲,不但是学生会主席,成果还好,为了避免他被其它学校夺走,就直接保送了。
除了看起来很轻松的“保送学霸”之外,现实中能够轻松上清北,甚至都不要考试的人也有:
比如和阿尔法围棋进行人机大战一战成名的天才棋手柯洁;
比如象棋世界冠军郑惟桐、射击世界冠军王泽儒;
还比如打破男子10米气步枪世界纪录的余浩楠、围棋世界冠军党毅飞、“国际级运动健将”马宇婷。
但是你要知道,高考上清北还有个“万一考上”的机会,但要做到世界冠军,那可就不能指看“万一”了。
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靠勤劳苦读。
比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光高考就考了三年:
第一年,没考上,英语分数只有33分;
第二年,一边干农活一边学习,天天晚上都在煤油灯底下看书的他,虽然辛劳,但还是没有考上;
第三年,为了能全力以赴备战高考,他特意向妈妈争取一年不干农活,才终于等来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还比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当年的学习和高考经历就一个字:苦。
出生在小乡村的刘强东小时候特殊穷,一年才能食上两顿肉;夏天,为了省钱,甚至要光脚。
而也正因为贫苦的生活,使得他有了强烈的一定要走出往的期看。
为了这份期看,他在学习上非常刻苦:
小学的时候,教室里没有桌子,刘强东和其它同学就坐在地上,把板凳当桌子写作业。
而且,不管日常劳作多么辛劳,纷杂琐事又有多少,只要一开始学习,别的事情一概漠视。
就这样,凭借着先天的智商和后天的刻苦,他以第一名的成果进进了镇上的初中,高考结束,更成为了宿迁的理科状元。
直到现在,他都一直在感谢当时上大学时,乡亲们东拼西凑来的500元现金和76个鸡蛋,但其实,除了乡亲们的恩惠,他应该感谢的,肯定还有那个敢于往食苦、敢于往做梦的他自己。
影视剧中,可以每个家里都有一个清北学霸;现实生活中,确实实实在在的万里挑一。
其实,这种现象自古有之,比如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或戏曲,只要是书生,未来就必定能当状元。
所以,编剧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把过程省略不表,直接给出结果。
我们却没方法为所欲为,付出未必就有回报,才是人生常态。
但那又怎么样呢?
《人世间》中的三弟周秉昆(雷佳音饰),就是家里最笨的孩子。哥哥姐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只有他是个小工人。
但他勇猛担起家庭的责任,坚强而努力地工作生活,同样散发着男主角的光芒。
我们不必迷信学霸就必然出人头地,当然也不要信赖“笨孩子都是来报恩的”。
孩子们,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一步步脚踏实地就可以。
影视剧中的“神话”和“传奇”,看看就得了。究竟,我们的生活,不是电视剧;孩子的人生,不容虚构与假设。
欢迎给真实的生活点赞,给身边的人们转发,期待你的看法,让我们在留言区里陆续探讨
原创首发于亲子学乐公众号:
这些明星子女,不是清华就是北大:清北这么轻易,怎么会有人考不上?
推举一本好书,能扶助你在现实中上清北:
【麦芽小达人】国外家庭万用亲子英文·点读版(4册)
¥139
购买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