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勤劳好学、杀关羽夺荆州的东吴大将吕蒙,为何后世评判很糟糕?

电视时间:1个月前阅读:1

吕蒙在历史上一直都有一定的地位,而且还显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在正史中评判较为正面,另一方面在民间的口碑很差劲。

从正面的评判来说,吕蒙勤学的事迹是中国将领的标杆,毛主席就曾经评判过: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也算是肯定了吕蒙读书的事迹,吕蒙早年不过东吴阵营的一个武将,虽然立有战功,却只是武夫出身,比如鲁肃就很瞧不起吕蒙。

随着吕蒙地位的升高,孙权也感觉吕蒙文化水平低,于是就有了《资治通鉴》中的《孙权劝学》一篇,孙权对吕蒙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于是吕蒙发奋读书,后来一直瞧不起的鲁肃路过吕蒙驻地的时候,拜谒了吕蒙,在讨论了一些军事策略后,鲁肃大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则表达:“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展开全文

这个作品是被选进教科书中的,一下子出来好几个成语,比如“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等,可以说吕蒙对后世的影响应该是高于很多比他官职要大的人。

然而在民间的传史中,吕蒙的口碑却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吕蒙通过偷袭关羽取得荆州,被人看作是不光彩的表现。

比如写下《中国历朝通史演义》的蔡东藩:关公之败,失之过刚,吕蒙虽胜,不能无罪;亲汉贼而仇汉裔,蒙亦何心?此后人之所以深嫉吕,而不能忘怀于鲁子敬也。

在鲁肃往世后,吕蒙担任陆口守将,并被任命为汉昌太守,主要与关羽的荆州地区毗邻,当时的情状是蜀汉气势很盛,一方面是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另一方面关羽在这边击败曹军威震华夏。

在这样的情状下,吕蒙向孙权意见,在关羽主力北上与曹军作战的时候,我们趁机占据襄阳,收复荆州,孙权一听吕蒙说得有道理,就摘纳了这个计策。

当时关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而自己带领荆州主力北上,这才有了吕蒙的白衣渡江计划。

吕蒙对孙权说,关羽往攻打樊城却留下很多守军,肯定是恐惧我袭击他后方的缘故,我经常生病,就以这个理由回建业,这样关羽就会放松警觉,然后吴军以水路偷袭南郡。

接替吕蒙的是东吴没有太大名誉的陆逊,关羽当时有些刚愎自用,自然没有把陆逊放在眼里,结果阴沟里翻了船。

吕蒙在指挥白衣渡江后,先是诱降了傅士仁,然后又使傅士仁诱降了糜芳,吕蒙大军得以占据江陵,由于江陵是关羽在荆州的老巢,家属也都在这里,吕蒙以此为要挟,在关羽闻江陵失守后,想要退到蜀地,结果在麦城被东吴军队拦截,关羽父子也被人斩首。

此一战,三国格局发生了转变,此前一直快速扩大的蜀汉政权一下子陷进发展危机,失往荆州意味失往出川的门路,此后再想攻打曹操,只能是从关中进军,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多次北伐没有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应该是以荆州为北伐依据地的。

吕蒙袭取荆州,为东吴在三足鼎立局面的优势做出了浩大的奉献,然而却在此后不久往世。

由于后世人们对蜀汉政权,以及关羽的推崇,使得东吴政权被史学家冷漠化,杀死关羽的罪魁祸首吕蒙更是被当作小人。

明朝闻名指责家李贽评判吕蒙时说:吕蒙、陆逊妖魔耳!纵然奸计得行,亦一时胜败,何足夸战?汝不见蒙与逊与当年草木同朽腐矣!

将吕蒙骂个狗血喷头,实际上,从宋朝关羽被神化开始,吕蒙就成了老百姓心中无耻小人的代表,吕蒙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就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吕蒙死在关羽死后不久这个巧合,写成了“关羽索命”。

在东吴收复荆州的犒赏大会上,饮了一杯酒后,直接被关羽上身,来了一句“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于是吕蒙就倒地七窍流血而亡,也就是小说敢这么写吧!但是《三国演义》实在是太火了,一大堆没看过《三国策》的人,都以为《三国演义》跟历史差不多,把这个当正史。

估量当时老百姓对吕蒙也就是这个态度,这丫的太恶劣了,幸亏被关二爷带走了。

因此,吕蒙在历史上的形象是极具反差的,在正史里面,他是很多行伍出身武将的标杆,认为武将也要向吕蒙一样学习,然而在民间野史传说中,吕蒙就成了阴险狡诈的小人。

上一篇:刘备让自家兄弟的后代结拜,却不让刘禅参与,此举有何深意?

下一篇:有种“演技”喊换剧如换人,艾莉诺澜还行,看见唐僧:剧都白看了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