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真的很美 风起有点乏力
展开全文
◎韩浩月
《风起洛阳》貌似上了多重保险,起到IP引流作用的马伯庸,活跃于荧屏的黄轩、王一博、宋茜、宋轶等知名演员参与的主创阵容,大银幕制造常用的实景搭建,网剧所独有的灵巧机动的创作空间,值得竖大拇指的服化道等等,显现出它奔着“爆款”往的野心。
事件与人物处于“两层皮”的状况,使得看众只能被剧作的外在吸引,却迟迟无法进进人物的内心绪感世界。高秉烛的故作深沉,以及百里弘毅在阿爷死后的颠覆性的孝与爱,都在把看众往戏外推,而非往戏里拉。
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有两种可能:一是演员未能把握故事全局,也未食透角色,演员的犹疑导致了角色的温吞。二是导演支配了演员的表演风尚,以为这样处理能强化剧作的悬念,但恰恰是这样的手段,减弱了《风起洛阳》的爽剧特征,造成了不必要的理解阻碍。
悬疑与推理之所以扣人心弦,在于事件本身的曲折离奇,更在于人物要紧紧依附于事件,保持同一个频率与节奏,故事才会好看。当人物高于事件太多、两者产陌生离的时候,看众就会不由自主地迷惘。
《风起洛阳》在豆瓣上之所以有7分这个不错的分数,并不是它的类型、剧情、表演所带来的,不少喜欢它的故事与节奏的看众,是因为它是《长安十二时辰》等新类型古装剧的高仿,对美剧节奏有着形式上真假莫辨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