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热点 | 1-2月高质量热点事件解析
本期热点事件分析,我们选取了1-2月的重要社会热点事件,从事件原委、新传要害词、传播学分析几个角度为事件做全面细致的解读,让大家在看热闹的同时,也能学到有趣的传播学知识。
📘目录
❶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
❷ ChatGPT爆火
❸ 爱奇艺限制投屏
❹ 春节档新片唤吁“拒绝盗版、抵制摄屏”
❺ 旅日大熊猫香香回国,丫丫状况广受关注
❻ “粉发女生”被网暴往世
01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
图源:全嘻嘻视频截图
事件回忆:
三位北大女生在一档谈天访谈中对话权威女性主义研究者上野千鹤子,内容发布之后,谈话内容和提问饱受争议。从谈天内容来看,三位女生的提问主要围绕着“女性主义”展开,话题涉及婚育、成长、择偶、人生看等,这与上野千鹤子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大众对于其在提问过程中的浅显化和存在的成见颇有争议,比如婚姻中的利己主义思想突出,与女性主义并不相容、对单身人群存在成见、提出的问题维度太低等。
要害词:女性主义;刻板印象;标签;
热点解读:
对于此我们可以从刻板印象和女性主义两方面探求。
首先是刻板印象。北大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大众往往对于“北大女生”这个标签敏锐度较高,对北大出身的人也会自动赋予其一定的身份光环,并将其与高学识、高修养、思想深刻、聪明绝顶等词语联系起来。这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在媒体的加持下被推而广之,简化了人们的认知过程,也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但也不免会失于偏颇,面对“北大女生”的浅显提问,对比之下,就会有认知不协调的感觉出现。
展开全文
其次,是关于女性主义的熟悉。上野千鹤子近几年在国内的现象级火爆与人们对于女性议题的关注亲昵相连,特别伴随着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有关性别、性、婚姻以及女性等新问题,让人们开始觅觅新的看点与看法。对此方面有着丰盛研究的上野千鹤子便以其自身魅力和对女性权益不遗余力的讨论和斗争而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崇。女性主义也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种迹象表明,女性主义在当代作为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取和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作为新传学子也应该对此报以积极谨慎的态度。
02
ChatGPT爆火
图源:yourreputations.com
事件回忆:
一款名喊ChatGPT的人工智能谈天系统悄然兴起,进而迅速火遍全球。“从目前普及的对话感受来看,ChatGPT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优异的意图识别与语言理解能力,这令人意识到人工智能的交互能力已经实现了跨越式进展。”易看聪明院高级分析师陈晨评判。
有问必答,侃侃应对。这种神异的人机互动体验,勾起人们绞尽脑汁向ChatGPT提问的热情,并为其带来惊人的用户量:该系统在两个多月前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今年1月便已达到1亿月活跃用户,用户增长速度堪称史无前例。
这款产品大受欢迎,其重要幕后功臣是被业内称为预练习模型的技术。面对ChatGPT的爆火,国内科技机构和企业纷纷“亮剑”。据最新消息,中国版ChatGPT将于下个月与公众见面。
要害词:人工智能;算法;人机交互;
热点解读:
人工智能和算法一直是近几年来新传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每逢新技术出现,这种技术对与新传是影响的相关话题便会占据新传人的“热搜”榜单。关于chatgbt我们也可以从技术影响两方面着手。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ChatGPT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其要害是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如何让人工智能学习全互联网的知识。这些ChatGPT基本都做到了,因此在决策和知识环节有了很大的突破。新传的传播实践也可以借助chatgbt的东风,在新闻摘编、舆情监测等方面释放出更多想象力。
其次,也要考虑到这个技术诞生的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学术研究。一些学术期刊明确规定不答应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写作,许多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不答应学生使用ChatGPT进行论文作业。ChatGPT对学术伦理的挑战,以及相关规制依然还有待于完美。
03
爱奇艺限制投屏
图源:downxia.com
事件回忆:
爱奇艺因为投屏限制的问题遭受全网吐槽,即便是付费的黄金会员也只能投屏480P清楚度,想要更高规格就要花更多钱开通白金、星钻会员。在全网声讨之后,爱奇艺做出了一些妥协,公布为现有会员恢复恢复720P和1080P清楚度的投屏服务。对登陆限制也修改为可在5台设备上登录,不再限制登录设备种类。
要害词:视频会员;消费者权益;平台权力;
热点解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视频行业的生态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爱奇艺是百度于2010年4月投资创建的正版高清视频网站。自成立以来,爱奇艺在技术、产品、内容、营销等方面有过不少成果,在付费用户等方面也位居中国视频网站行业前列。但是此次的限制投屏问题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是品牌形象受损。品牌形象是品牌资产的核心成分,企业品牌治理的核心就是塑造消费者心目中正面的品牌形象,以达到增强品牌竞争力、实现企业营销目的的目的。很明显,爱奇艺此次的行为由于计划有误且处理不当等原因对品牌形象造成了缺失。
其次,是舆论的力量。互联网时代众声喧哗,但是声音一旦汇聚,便会产生浩大的能量。单个用户的发声很难发扬实质性作用,但是社交媒体加速了发声影响的领域,并将其进行几何倍数放大,以至于平台公司必须做出回应,以应对舆情风潮。
04
春节档新片唤吁“拒绝盗版,抵制摄屏”
图源:滂湃新闻
事件回忆:
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发明良好的看影环境,树立规范的行业秩序,《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中国乒乓》《满江红》《交换人生》《无名》《深海》今日共同发表声明,倡导大家“联合抵制盗版,严防盗录盗播;严厉遵守并自觉保护市场秩序和行业约定,唤吁看众走进影院,享受最完美的视听享受!”
要害词:版权;盗版;市场;
热点分析:
据了解,相关工作部署聚焦重点院线电影特殊是纳进国家版权局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的春节档院线电影,通过向主要网络服务商、电影院线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强日常执法检查和网络巡查,加大对影院、点播影院、私人影吧、相关网络服务商的版权监管监测,强化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案件查办等措施,进一步保护良好的电影市场版权秩序,继续保持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高压态势。
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版权问题至关重要,高昂的前期投进,不确定的后期收益造成电影市场往往具有较高的沉没成本,但是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极低的边际成本也成为其被盗版的直接原因。由于传播方便,成本低廉,大量盗版链接层出不穷,给版权保护造成较大困难。未来,网络版权内容过滤技术的进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美或许将成为新的指标。
05
旅日大熊猫香香回国,丫丫状况广受关注
图源:yunjingdian.net
事件回忆:
2月21日,旅日大熊猫“香香”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启程,搭乘顺丰航空货运回到家乡四川成都。2月19日,“香香”在东京上野动物园最后一次与公众见面,大批日本“粉丝”前来辞别。在“香香”备受关注的同时,旅美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也冲上热搜,很多网友唤吁尽早接“丫丫”回国。“丫丫”于2000年出生在北京动物园,2003年4月,和大熊猫“乐乐”旅居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至今已有20年。有在美志愿者透露,“丫丫”目前除了大面积皮肤病、疑似营养不良、拉肚子,还伴随着刻板行为。知情人士讲述,旅美大熊猫返华,一定是需要办理完成所有的相关手续之后,才能将回国提上日程。“也就是说,假如4月7日合同到期前,能把‘丫丫’回国的所有手续办理完成,能按时回国,甚至是提前回国都是有可能的。
要害词:舆论;外交;政治传播
热点分析:
大熊猫的近况最近引发广泛关注,在国内被视为国宝的大熊猫在国外的境况如何,是否健康成为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这里有两个点很值得关注,一是促使大熊猫外交产生的政治因素,二是舆论关注对事件的推进。
关于熊猫外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武则天时期。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武后垂拱元年(685年),临朝称制的太后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据大熊猫专家胡锦矗考证,此“白熊”即今之大熊猫。)近代以来,大熊猫一直被称为中国的“友好大使”,积极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是政治外交的“工具”。
在政治传播中,大熊猫作为一种友好和平的象征,促进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运用传播学知识扩展了政治的影响力,在改良政府形象、保证政治稳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其次,是舆论力量对丫丫回国事件的推动。经过媒体曝光,信息指数级传播,事件细节也进一步曝光,这也倒逼有关部门摘取行动,如专家赴美观察,沟通丫丫回国事项等。这种舆论监督的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愈发常见,但是也要注重甄别信息真假,防止后真相带来的短暂激动和虚假信息的误导。
06
“粉发女孩”被网暴往世
图源:澎湃新闻
事件回忆:
时间倒回2022年7月13日,一头粉发的郑灵华拿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拿着通知书往看看了病床上的爷爷,并把与爷爷短暂相聚的照片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不想照片被营销号盗用,配以编织的不实故事,迅速招致大量辱骂。“外围大学?”“陪酒女也能当硕士?”“一看就不正经”等布满恶意的话语不仅涌进评论区,还如影随形地渗进她的生活。被网暴5天时,她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反击。被网暴194天后,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句:“假如我死了,是不是社会舆论就能关注到网暴,或者让这些发言的人们愧疚一辈子?”
要害词:网络暴力;网络监管;刻板印象;
热点分析:
小郑的粉发被营销号恶意传谣,将其与不正当行业联系起来,粉发=不正经的刻板印象。加上单一、狭隘的审美看为肆意揣测其身份提供了土壤。刻板印象将个体性的审美抉择与职业、品行绑定,塑造出一个个准则又笼统的模板,在自动化思维和惰性思维下,人们对于不符合模板的人做出负面的情感推断。
其次,是网络暴力造成的又一次悲剧。网络在自由为键盘侠们提供了肆意侵害他人的武器,而受害者一人之力往往难抵悠悠众口,最终在数不清的谩骂中倒下。匿名性和传播无界性让造谣者狂欢,却也让受害者无处可逃。法律是网络治理和约束网络个体行为规范的基本指挥原则,必须使得人人都在网络社会的规范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且积极参与到网络社会秩序的保护中,才能实现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