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文艺评论 《理想之城》:关闭美颜滤镜后的职场浮世绘

电视时间:2周前阅读:1

为每个人物构建完全的内心,主角身处的职场才有真实质感

曾有人质疑,需要费这么大的笔力在配角身上吗?他们不就是一些工具人吗?在我看来,他们固然是剧中配角,但同时是自己的主角,而非为主角服务的工具人。所以,剧中每个人物都应有个体的自主意志和职场诉求。以东林为例,内奸门事件里是苏筱保全了他。待苏筱成为部门经理,他却果敢地站在陈思民这一边,认为“铁打的陈主任,流水的商务合约部经理”,跟陈主任作对的苏筱没有前途。他依据此前体会作出的推断,躲着一个小人物的生存逻辑。

只有一个契合现实逻辑的人物生存环境,只有一群如生活所示那样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剧情才能以真实的质感抵达看众的共喊空间,主角也才能凭借真正的聪明赢得“光环”。

让事件之间产生内在的逻辑链,故事会自然生长

电视剧里很多细节取自真人真事。比如让很多看众震动的饭局猪喊,群星广场停工改外墙设计,苏筱包里被人偷偷放了钱,陈思民抬高陆争喊打压苏筱,张小北为了省钱不肯坐空调车……凡此种种都是现实中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我们向生活的细节取经,能拉近电视剧与看众的距离,也在折射现实、折射社会、折射人心中,为电视剧增加了浓墨重彩的现实主义色彩。

曾经,每一个人在踏进社会时都心怀理想、斗志高昂。是什么消磨了斗志?是什么熄灭了理想?又是什么束缚了脚步?是无数个余经理、无数个陈主任,还是无数个“从来如此”?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脚步,后浪之所以比前浪走得更远,是因为前浪的推动,而“后后浪”也终将会成为前浪。所以,从来没有什么“从来如此”。

上一篇:《理想之城》:看懂了苏筱和吴红玫,就明白了友情

下一篇:理想之城:吴红玫的痛苦,正是他们不断否定的结果!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