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河北农民整理母亲遗物,发现盒子里的秘密,已经尘封40年

电视时间:1周前阅读:1

1982年,河北兴隆县的农妇张翠屏往世了。

她的儿子朱海清在为母亲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在母亲的床下有一个紧锁的黑色木质匣子。

朱海清印象中从来没有见过母亲的这个匣子,他也很好奇匣子里到底装了一些什么东西。

当他劈开了这个木匣子时,里面的东西让他傻了眼。

这个历经岁月斑驳的匣子中,放了一张破旧的交通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纸条。

朱海清发现这些纸条上写着的,都是当年八路军在家中借宿食的粮食斤数,因为纸条大小、颜色以及字迹都有所不同,可以看出这是不同时间留下的,可见当初八路军在母亲这里借宿是很频繁的。

当他粗略计算了一下纸条上的数字之后,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八路军借的粮食总量竟然高达7000斤。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生活艰苦的母亲是如何借出这么多粮食的。

展开全文

不过较之于粮食的斤量,更让他感到意外的还是那张作战交通图。

他意识到自己的母亲并不像看上往那么平凡,那么这个河北农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苦觅恩人的将军

朱海清在发现匣子之后,他认为母亲隐躲这个秘密这么久,一定是不期看别人知道,所以他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陆续过着平凡的生活。

可朱海清不知道的是,母亲和自己隐躲的秘密,让一个将军苦苦觅觅了他们母子四十多年。

这个将军就是李运昌。

李运昌当年在兴隆县四周活动的时候,曾经得到过张翠屏的扶助,后来他就一直在觅觅这个曾经扶助过自己的人。

抗日战争之后,李运昌被任命为热河省政府主席,他也趁着下乡的机会往兴隆县一带觅觅这一家人。

惋惜的是他并不知道张翠屏的姓名,只知道她绰号利索嫂,另外还知道他的孩子喊作“冰儿”。

因为没有母子的具体信息,这样想要找到她无异于大海捞针。可是李运昌从来没有舍弃过搜觅自己的恩人,1949年的时候他调任交通部副部长,临行前他特意嘱咐兴隆县县委书记王佐民帮忙觅觅这一家人。

王佐民是李运昌的老战友,对这件事也很上心,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利索嫂就似乎人间蒸发一般,根本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线索。

而这个任务后来也由继任者继续了下往,但直到李运昌退休也没能打探到消息。

他对此还是念念不忘,于是让自己的老部下赵锡廷陆续觅觅,最终时任兴隆县党史办副主任的佟靖功在走访了数千户居民之后,终于得到了线索。

他在距离五指山200多里的矿区找到了朱海清,经过询问他了解到他之前就喊作“冰儿”。

此时已经1988年,距离当年张翠屏扶助李运昌脱困已经过往了整整45年。

在得知“冰儿”被找到之后,年事已高的李运昌坚持来到兴隆县,见到朱海清之后他非常的兴奋。

而从那之后,朱海清每年都会往探看李运昌,李运昌也将他视作自己的孩子。

经过李运昌的回忆,朱海清才慢慢了解到了母亲的过往,他才知道看似平凡的母亲到底有多么伟大。

勤快的利索嫂

1912年张翠屏出生于河北省的兴隆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那个年代中国动荡不堪,很多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的家庭也不例外,从小到大家里的生活都十分贫苦。

也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勤劳纯朴的性格,为了可以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张翠屏从小干活就很勤快,手脚也很利索。

很快她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后来在亲人的介绍下,她嫁给了朱殿坤。

朱殿坤也是当地的一个农民,结婚之后两个人的生活依旧穷困,不过夫妻俩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生活也还算有声有色。张翠屏利索嫂的外号也是她勤快,干活利索而得来的。

但夫妻俩的幸福生活很快就因为日寇的进侵戛然而止。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日军全面侵华,百姓们本就清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夫妻俩所生活的村庄很快就成为了日军扫荡的对象,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此外当时日军为了更好地治理当地的百姓,对村民施加了很多的暴行,有很多无辜的百姓都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

不过日军这样的做法不仅没能震慑到中国的百姓,反而激起了人们的反抗,越来越多的人都加进了反抗侵略者的队伍之中。

张翠屏作为一个女性,自然没有方法上前线与敌人厮杀,不过她也有方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当时她的丈夫朱殿坤成为了一名交通员,他的家也成为了当地八路军的秘密联络点。

作为家中的女主人,张翠屏自然也要扶助丈夫完成交通员的工作。

她主要负责的是照顾来到家中休养的伤员,细心照管在家中养病的战士,还会为他们洗衣做饭。

利索嫂做这些工作自然是信手拈来,因此来到张翠屏家的战士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夫妇两个人是自愿为八路军提供服务的,也不要求回报,不过八路军有着严厉的纪律,是不能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战士们都很想给他们一些补偿。

可因为当时八路军自身的经费比较紧张,因此更多时候会给他们一些欠条,这也是匣子里欠条的由来。

农妇救下300名战士

在1934年的冬天,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在兴隆县驻扎,结果他的行踪被鬼子知晓。

他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有七千多名日军将兴隆县层层包围,下山的道路也已经被重兵把守,目的就是消亡李运昌和他手下的战士。

李运昌得到消息之后想要转移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当时他手下只有300名战士,从正面突围日军的封锁是没有可能的,就算他们真的可以突围出往,伤亡也势必会很惨重。

在这样的局面下,他们就只剩下一个抉择,那就是避开所有下山的道路,穿过深山老林,转移到五指山的背部,从而接近五凤楼依据地。

不过在丛林中行军是非常危急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熟知地形的向导才可以。

李运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交通员朱殿坤,可不巧的是当时朱殿坤正好有别的任务,并不在家中。

当时张翠屏怀有8个月的身孕,她看到自己丈夫前脚刚走,传令员就又来找他,立刻想到一定是出了什么状况。

于是她跟着传令员找到了李运昌,在了解了整件事之后,她表达自己从小就在这里生活,对五指山四周的地形了如指掌,便主动承担了带路的工作。

李运昌对张翠屏是很信赖的,可是她是一个孕妇,外面又是冰天雪地,他不忍心让她来给队伍带路。

可是张翠屏的态度却非常果敢,她告诉李运昌山里人命硬,而且一个孩子哪里能比得上几百个战士的生命呢。

虽然还想要推辞,可是时间越来越紧迫,假如不及时撤离所有人都可能落进日军的魔掌,最终他决定让张翠屏带路,所有人立刻出发。

就这样战士们走进了丛林,因为刚刚下过大雪,道路十分湿滑,不过这都难不倒张翠屏,她步履矫健,带领部队很快就来到一座峭壁之前。

看到这座峭壁众人又犯了难,这座山峰十分陡峭,有将近百米高,加上下雪湿滑,士兵们都担心爬不上往。

就在这时张翠屏三两下就爬了上往,之后还丢下了绳索,让战士们轻松地越过了这道天堑。至此他们终于将敌人彻底甩在身后。

日军苦苦搜觅也没有找到八路军的踪影,只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越过峭壁,只要再渡过黑河,就可以抵达五凤楼了。

当时黑河已经结冰,一行人在冰面上小心前行。可走到一半,带路的张翠屏却突然大喊一声瘫坐在地上,战士们发现她表情痛苦,赶忙喊来随行的护士。

护士简单地检查之后,发现张翠屏要提前生产了。

为了避免她着凉,战士们背对着围成了一个圆圈,护士则在里面接生。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她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战士们把母子俩送到了一户农民家休息,隔天还送来了鸡蛋和食的,不过这都被张翠屏拒绝了。

她告诉首长自己不需要这些,反而是部队更需要粮食。

她只期看首长可以帮自己的儿子起一个名字。李运昌答应了她的请求,探求片刻后给这个出生在冰天雪地里的孩子起名喊“冰儿”。

默默付出一切

张翠屏生下孩子之后,在部队那里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到了家中。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夫妻两人依旧在为八路军的交通站工作,丈夫依旧负责传递消息,她则在家中招待前来的战士。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最缺少的就是粮食了。朱殿坤和张翠屏两人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夫妻两个人平时也会想尽方法为部队筹集粮食,这为当地八路军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很大的扶助。

八路军自然不会白白接受夫妻俩的好意。

不过当时八路军的确没有那么多的物资,结果两个人手中的欠条变得越来越多,借粮的总数也超过了7000斤。

可是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心甜情愿为八路军奉献的,从来没有想过得到回报。

在平日里夫妻俩看起来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敌人也很难怀疑到他们的头上。

可是久而久之,敌人还是捕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见到自己的可能暴露,两个人被迫开始转移。一家人过上了东躲西躲的日子,平时也不敢露面。

在这种情状下,明知自己处境危急的朱殿坤依旧坚持为八路军传递情报,他也在八路军各个系统之中游走。

不幸的是在1945年的时候,他在像往常一样为八路军传递鸡毛信的时候,被敌人发现。

眼看自己难以逃脱敌人的追捕,朱殿坤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毁掉手里的情报。

于是他夺在自己被敌人掌握之前,将手中的鸡毛信吞到了肚子里。

这一切都被日寇看在了眼里,他们立刻就用刺刀划开了朱殿坤的肚子,期看可以找到鸡毛信,殊不知朱殿坤已经将鸡毛信咬碎,敌人什么都没能得到。

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张翠屏悲痛万分,但是她没有就此低沉下往,看到自己被鬼子破坏的家,她经常会回忆起和丈夫在一起的种种,这让她果敢了自己的信心,要陆续为八路军抗日提供扶助。

不过因为之前丈夫为八路军提供情报,加上有汉奸举报她曾经为八路军带路,很快日寇就盯上了她。

为了从她的口中得到有用的情报,日军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甚至把她的头发连带着头皮一起拽了下来。

这也导致张翠屏后半生一直都带着头巾,可是她守口如瓶,没有说出一点有用的消息。

直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她才得以重获自由,而这个为抗日立下大功也食了很多苦头的纯朴女人,却抉择隐姓埋名,也和八路军失往了联系。

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向当年借给八路军物资的老百姓兑换欠条,当时欠条上的一斤粮食可以兑换一斤小米。

假如张翠屏往兑换,可以拿到七千多斤小米,这足以改变当时一家人贫困的生活。

可是在张翠屏看来,自己是自愿借给八路军粮食的,她不会向国家索取,所以她从来没有提起这件事。

甚至在三年困难时期,她宁愿带着一家人挨饿也没有想着往兑换欠条,她不期看自己给国家增加负担。

就这样这个秘密被尘封了40年,直到她往世之前,连儿子都不知道她曾经有扶助八路军的经历。

张翠屏夫妇其实正是抗战时期广大支持八路军百姓的缩影,当时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名的英雄,他们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值得我们铭记。

上一篇:河北农民26岁收养女弃婴,拒绝他人提亲,如今女儿成为博士

下一篇:河北赞皇盛产“纸皮核桃”,远销国内外,成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