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总理答记者问,“发展”“经济”词频高,6提民营企业家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近1个半小时里,李强回答了10个记者提问,其中有4个境内媒体,6个境外媒体,话题包括新一届政府施政目的、全年经济增长目的、港澳发展、中美关系、两岸关系、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履职能力等。
李强深进浅出地分析问题,语言接地气、传信心,多次提到基层工作、自身感悟。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等是本场记者会的高频要害词。
83分钟答10问涉经济民生、中美关系等话题
在约83分钟(含翻译时间,下同)的记者会上,李强共回答了10个记者提问,话题包括政府施政方针、经济增长、港澳发展、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就业措施、民营经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政府履职能力等。
在谈及新一届政府施政目的及工作重点时,李强表达,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往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政府工作将把握三方面重点,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果敢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对于如何看待港澳未来的发展前景,李强认为,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中心政府将全面正确、果敢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融进国家发展大局,全力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良民生,全力支持香港、澳门提高国际竞争力。
李强还回应了就业、人口、退休等民生问题。回答稳就业措施时,李强表达,政府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术,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展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对于人口负增长现象,李强表达,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而对于延迟退休政策问题,将认真研究、足够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
提及“发展”44次“经济”“改革”“开放”也是热词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到最多的词语是“发展”,其次是“经济”“改革”“开放”。
发展共出现44次,比如,在回答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的时,李强强调,“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他表达,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地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殊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在谈及民营经济话题时,李强布满信心,“发展”在他的发言中出现频次也较多,如“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等。
“经济”在李强的发言中共出现28次,李强说,今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的定为5%左右,要实现这一目的并不轻松,需要倍加努力。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过程中,他提出要打好四套组合拳,一是宏看政策的组合拳,二是扩展需求的组合拳,三是改革创新的组合拳,四是提防化解风险的组合拳。
“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此次答记者问中,李强多次提到“改革”“开放”,比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要害一招”“要食改革饭、走开放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等。
6提民营企业家还有农民、网民、毕业生等群体
总理答记者问中提及不少群体,其中提到民营企业家6次,政府工作人员4次,农民、网民、两岸同胞各2次,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外企高管各1次。
在谈及民营企业家时,总理以个人经历举例,“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
关于农民,他谈到“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足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让他们积极参与改革,并更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鼓励大家多种粮,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在回应网民就业等民生热点时,他透露自己也是老网民,有空会上上网,看看大家关怀什么。
特色句接地气关怀基层与民生
总理回答问题时深进浅出,特色句频出,既接地气,又提士气。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食尽千辛万苦。”在记者会现场,李强引用这句改革开放时期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发明的“四千”精神,来召唤企业家的主看能动性,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他期看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异企业家精神,果敢信心再出发。
在回答政府履职能力提升时,他谈到自己在地方工作时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进基层看到的全是方法。高手在民间。我们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扶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李强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殊是在履行审批、治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
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总理提到要害词“特色”,他表达,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保护和传承好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不能千村一面。
他还不断传递对中国发展的果敢信心,用8个字概括中国经济的前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出品: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张纯 关健明
数据摘集分析:李雨佳 张雨亭
设计:刘妍妍 刘寅杉
技术支持:南方智媒科技公司
技术:林晓敏 邓捷敏 丁淳浩 陈艳媚 吴俊泽 黄镜华 邹妍璐
数据来源:2023年总理答记者问文字实录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