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停个车还要“逼迫关注”?扫码消费不该如此扫兴

电视时间:2天前阅读:1

只是想停个车咋就这么麻烦?据报道,扫码消费中频现“逼迫关注”现象。停车缴费,有的要先扫码关注商场的公众号,并注册会员才能拿到积分来抵扣停车费;有的要先关注一个第三方公众号,还得授权“获取你的手机号”才能完成缴费流程……类似的扫码逼迫关注在餐厅点餐、购买奶茶、排队等位等场景中也十分常见,小小二维码似乎成了消费的“拦路码”,令消费者扫兴。

扫码消费方式的出现本是一大便利,通过扫码,消费抉择一目了然,消费效率大大提升,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然而,随着数字化经营不断升级,二维码中的门路越来越多,扫码消费越来越让人扫兴。一个个绑定的公众号,一个个获取的位置信息和个人信息,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困扰,不仅扫码的流程越来越烦琐,还可能存在个人信息及隐私泄露的风险。此外,关注的公众号等频繁推出的垃圾广告也让人烦不胜烦。值得一提的是,当电子菜单成标配,纸质菜单看不见,让一些不擅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深感不适,感叹:在外面没有智能手机手机食不了饭。

本应是消费者主导的消费场景,怎就成了商家出的必答题?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样有利于商家。别看二维码小,商家用下来,餐厅经营效率可以得到大大提升。不仅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工资成本,还可以优化中间环节。据报道,有的小菜馆,从做饭到传菜都是一人包办,不可谓不高效。此外,用户数据对商家来说具有浩大价值,那些被逼迫关注的信息,都是商家的数据库,一次次精准推送也能存在商机。

商家想要通过消费者扩展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逼迫关注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合理的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逼迫交易。逼迫关注这样针对消费者的霸王条款,可能已经触及法律的红线,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自主抉择权都是一种侵犯。对商家来说,技术应该是服务消费者的工具,而非绑架消费者给消费者添堵的工具,更不应该成为获取用户信息的工具。

扫码逼迫关注的现象已经引起多地重视,多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先后发出关于扫码消费行业自律承诺和倡议,消保部门也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抽查、暗访,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为消费者撑腰。不过,要把逼迫关注扼杀在摇篮里,还需多方努力。既要消费者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也要相关监管部门针对性建立扫码消费的行业规范。唯有如此,才能倒逼商家不再滥用扫码。事实一再证实,不给商家以逼迫性的要求,商家就会给消费者以逼迫性的要求。

扫码消费可行,逼迫关注并获取信息不可行。服务行业贵在服务,可别因为一张小小二维码,缺失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男子网恋1年多女友竟是好友老婆,好友:兄弟,你似乎被骗了!

下一篇:下周还能愉快的赏花吗?春雨绵绵无绝期,丝丝凉凉忙添衣...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