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论文被撤疑云:北京同仁医院医生杨金奎称“被学生同事冒名”
北京同仁医院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为什么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一篇从未参与过的研究论文的署名中,甚至被列为通讯作者?
3月19日,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首任所长、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简称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在他向相关学术期刊继续申诉近半年后,他“被署名”的5篇论文目前已撤回3篇。
被他指控的人——周建博,13年前是他指挥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周建博成了他的同事,现为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值得注重的是,杨金奎申诉后被撤稿的其中一篇论文是周建博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产出”一栏列明的论文之一。
杨金奎称,除了自己,北京同仁医院工作人员朱晓蓉和卢晶也在涉事论文中“被署名”。
杨金奎称,半年前第一次发现自己“被署名”后,他曾向当地警方备案,但又不想学生“太惨”,他随后寄期看于医院的调查处理。
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和北京同仁医院党委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均向澎湃科技表达,第一次听说上述“被署名”“被通讯作者”事件。
澎湃科技就上述事件致电北京同仁医院科技处。在告知记者身份之后,北京同仁医院科技处工作人员称,该事件由宣扬中心负责跟进,并挂断了电话。
21日,北京同仁医院宣扬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科技,目前医院方面已经介进调查。但需要注重的是,调查有流程,需要时间,加上涉事论文是多年前发表的。该院重视科研诚信问题,涉及撤稿的,都会进行关注。
澎湃新闻获悉,杨金奎此前已不担任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和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职务,但还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医生,今年或将退休。周建博目前正常上班,以副主任身份主持内分泌科工作。
21日,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近日,有医院主管领导询问他,期看如何处理周建博,并表达,院方近期会对周建博进行处理。
展开全文
但该说法尚未获得北京同仁医院方面的证实。
有相关人士向澎湃科技表达,若杨金奎所述属实,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作为学生,周建博那么做的动机是什么?但目前短缺周建博的回应,澎湃科技将陆续关注。
而杨金奎宣称“被署名”的5篇论文,从2015年至2019年,横跨5个年头。其中最早一篇论文在线发表于2015年10月20日,至2022年11月18日被撤回,历时7年。最晚一篇涉事论文在线发表于2019年11月4日,目前尚未被撤回。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关于杨金奎的介绍页面展示,被列明的杨金奎49篇“重要学术论文”中,从2015年至2019年,周建博(Zhou JB或Zhou Jian-Bo)参与署名的共有四篇。
被列明的杨金奎49篇“重要学术论文”中,第25篇论文系杨金奎宣称不知情、“被署名”的5篇涉事论文中最早发表的一篇,且在杨金奎的申诉下于2022年被撤回的论文。值得注重的是,网页展示,上述信息的发布时间是2022年11月4日。
天上掉下来的论文?原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称“被署名”发表论文,称曾“报警”
3月13日,澎湃新闻报道了国际学术期刊《医学》(Medicine)撤回该期刊第96卷第15期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撤稿理由是:该论文涉嫌重复发表、 伪造作者身份、编造数据和伪造需要通讯作者许可的出版协议。
涉事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杨金奎和周建博。
3月19日,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他没有参与上述论文的研究,但名字出现在涉事论文的作者一栏中,并被列为通讯作者之一,系周建博所为。而论文中标注的“杨金奎”的通讯邮箱jinkuiyang@yeah.net并非他使用的邮箱。而这篇涉事论文之所以能被撤回,是他多次向涉事期刊要求后才完成撤稿的。除了上述论文,另有多篇论文中他“被署名”,他正在要求撤稿。
邮件截图:2022年,杨金奎通过email向学术期刊《激素和新陈代谢研究》提出撤稿申请。受访者供图
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发现上述情状后,他第一时间告知了自己所在单位——北京同仁医院,提交了自查报告,随后前往当地公安局进行了备案。但他未透露进行备案的公安局或派出所的名字。
杨金奎称,当时,北京同仁医院科技处相关工作人员告知他,院方会对此事展开调查。
出版集团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公司出版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按学科类别,依据期刊影响因子高低,将收录的期刊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
杨金奎介绍,他平时检索阅读科研论文时,屏蔽了Q3、Q4区的学术期刊。直到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医院治理中心要求进行学术诚信检查,对已发表文章进行审核。他在审核时,去除了对Q3、Q4区学术期刊的屏蔽设置,结果发现Q3、Q4区期刊中有“大量”自己从未见过却包含“杨金奎”署名的论文。
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他通过调查发现,邮箱“jinkuiyang@yeah.net”的注册手机号码是周建博所有。
除了自己“被署名”,杨金奎称,该院工作人员朱晓蓉和卢晶也在上述论文中“被署名”。
卢晶、朱晓蓉、杨金奎等人于2020年2月13日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的《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文章展示,卢晶和朱晓蓉的署名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
除了自己“被署名”,杨金奎称,该院工作人员朱晓蓉和卢晶也在上述论文中“被署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网页展示,在周建博负责的相关科研项目中,朱晓蓉被列为项目参与人、首都医科大学医师,其他参与人被列为主管技师、副主任医师等。
在杨金奎负责的相关科研项目中,卢晶被列为项目参与人、首都医科大学技师,其他参与人被列为主治医师、教授。
3月20日,澎湃科技分别致电朱晓蓉和卢晶,未获有效回应。
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向澎湃科技表达,第一次听说上述“冒名发表论文”“被通讯作者”事件。但周建博已毕业多年,管辖权不在学校;杨金奎系北京同仁医院的博导,其人事权限也不在学校,意见问医院。
澎湃科技通过电话联系周建博,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应。
原师生,现同事:协作发表多篇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论文被撤回
在接受澎湃科技摘访时,杨金奎避谈他与周建博的关系。他说:“这个不重要,你们不要依据我们过往的事情做推断。”
澎湃科技查询发现,周建博的博士论文展示,其导师系杨金奎。其博士论文的标题是《单基因及基因间交互作用与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研究》。
北京同仁医院官网展示,周建博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他201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同年8月至该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
在技术团队中,周建博被列在杨金奎之后。
2023年3月18日在线发布的撤稿阐明。
上述网站标题为《同仁文化基因 | 内分泌科:一个团队的逐梦科研路》的文章介绍称,“‘见大而行远 迎刃方通简’,这是内分泌科医生周建博的微信签名。这位37岁的年轻人,2007年师从杨金奎主任,2010年博士毕业留院,至今已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青年基金一项,教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并获得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9篇。”
“糖尿病患病率高,人群基数大,研究者不在少数,如何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在这个问题上,周建博的导师,杨金奎主任的原则是——不跟风、不研究热点。‘一般在申请基金之前,研究工作至少已经完成三分之一,而且相关的成果已经发表,否则即使申请了也是做分母。’”
上述文章称,“今年是杨金奎到同仁医院的第15个年头。从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到同仁内分泌掌门人,他也经历了从热血青年到以现实为依托转变发力方向的过程,但前行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无论中了多少课题发了多少SCI,他的初心始终未变——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科研的根本,会探求的大夫才是好大夫。”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展示,截至2022年11月4日,在杨金奎个人页面载明的的49篇论文中,10篇文章署有“周建博”(Zhou JB或Zhou Jian-Bo)的名字。
澎湃科技查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网站发现,在杨金奎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拟人化hERG基因突变及敲除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中,卢晶和周建博是项目参与人员。该项目的批准号为81471014。资助经费150万元,研究期限是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澎湃科技查询发现,在周建博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q24.3致病位点定位及功能研究”中,朱晓蓉是项目参与人员。该项目的批准号为81670738。资助经费60万元,研究期限是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值得注重的是,上述周建博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成果产出”中列明的一篇论文,正是被杨金奎宣称“被署名”论文之一。在杨金奎的申诉下,2023年3月18日,该论文被撤回。
3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糖尿病治疗》(Diabetes Therapy)在线发布撤稿阐明称,主编已经撤回2018年8月31日在线发表的《强化血压掌握真的能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结果吗?来自随机对比试验的元分析和试验顺序分析的证据》(Could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eally Reduce Diabetic Retinopathy Outcomes?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文章,原因是“通讯作者之一杨金奎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提交,也不赞同发表这篇文章。目前还无法确定谁对报道的工作负责。因此,主编们对提出的结果和结论不再有信心。”
称“被署名”5篇论文:已投诉4篇,已撤回3篇
截至目前,杨金奎称“被署名”的论文已达5篇。其中3篇已被撤回,一篇正在要求撤回,另外一篇中文论文有待沟通。
杨金奎称,半年前,2022年9月4日,他已向学术期刊《激素和新陈代谢研究》(Hormone and Metabolic Research)编辑部提出申诉,编辑以邮件形式回复称基本赞同申诉,但涉事论文至今仍未撤稿。
2022年11月18日在线发布的撤稿阐明。
涉事论文的标题是《维生素D是否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聚集研究的证据》(Could Vitamin D be Associated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Evidence from Pooling Studies),于2019年11月4日在线发表。杨金奎和周建博被列为通讯作者。其中杨金奎的邮箱被列为“jinkuiyang@yeah.net”。
对此,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他被冒用了署名,并被伪造了邮箱以及电话。“这篇文章除了两个并列第一作者,其他人都不是我们医院的。”
杨金奎称,在2022年10月27日邮件联系国际学术期刊PeerJ的发行人和联合创始人皮特·宾菲尔德(Pete Binfield)时提出,“请您最后一次尝试给第一作者周建博联系,期看他认真对待,把问题解决在可控的领域内,主动向杂志社申请撤稿或至少主动向杂志社提出把不知情的人的名字从文中删除。假如周建博在10个工作日内仍不回信,我将摘取进一步行动。”
2022年11月18日,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撤稿声明称,收到涉事论文第二作者杨金奎博士的投诉,投诉称该文章是在杨金奎博士或卢晶博士(第四作者)不知情或未批准的情状下提交的。周建博博士(第一作者)要求撤回该文章。
涉事论文的标题是《中国汉族人群中Wnt通路相关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Wnt pathway related varia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于2015年10月20日在线发表。
杨金奎称,2022年9月8日,他以“周建博博士伪造临床数据,伪造合著者,伪造电子邮件地址,并存在一稿多稿和剽窃”等问题为由,要求国际学术期刊《医学》(Medicine)撤回相关论文。经多轮沟通,大约半年后,该期刊发行人梅根·拉尔金(Megan Larkin)于2023年2月22日在邮件中告知杨金奎,“杂志社基于重复发表以及PeerJ对此事的回应,认为已经有充足的理由可以撤稿”。
2023年3月10日,《医学》期刊发布相关撤稿阐明。
2023年3月19日,杨金奎向澎湃科技表达,他还有一篇中文论文也“被署名”,而且“被署名”成唯一的通讯作者,邮箱依然是“ jinkuiyang@yeah.net”。该论文的署名作者中同样也有周建博。此外,该论文还涉嫌一稿多投。
涉事论文的标题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讨慢性肾脏病和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一项病例对比研究和剂量-效应分析》,发表于2016年36卷第8期的中文学术期刊《临床与病理杂志》上。
期刊编辑:以前关注的重点是论文和研究本身,将对署名加强审核
2023年3月20日,学术期刊《临床与病理杂志》编辑向澎湃科技表达,对杨金奎“被署名”事件不知情,所以尚未撤稿,后续将进行求证,并与杨金奎联系。假如情状属实,会展开后续撤稿工作。
该编辑还表达,考虑到邮箱的伪造和冒用,目前存在这个疏漏,后续将通过对邮箱更严厉的审查来进行对此类问题的规避。
此外,未涉事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一名工作人员向澎湃科技表达,期刊编辑们主要是以信赖论文作者为前提进行工作的。在审核过程中,编辑们会综合一系列因素,首先就是看投稿邮箱是否是所属机构邮箱,然后看投稿历史。对于不是机构邮箱的投稿,会结合其他因素,比如稿件质量,或者让作者提供更详尽的其他素材,比如和研究相关的原始数据、伦理证实文件等,但关注的重点还是论文中的研究有没有问题。一般情状下,假如论文和研究本身没有问题,“被署名”情状发生的几率就比较小。编辑一般不会一一跟作者列表里的所有署名确认,因为会耗时太久。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向澎湃科技表达,假如上述“被署名”事件属实,该事件中周某未经杨某赞同,擅自将其列进作者名单,该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中的不当署名,构成《科学技术进取法》认定的“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行为”,应当按照第七十条规定,由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如有违法所得,由有关主管部门追回。民事责任方面,周某的行为直接侵犯了杨某的姓名权,利用杨某的姓名、名誉发表文章,应当承担侵权法律责任。
此外,邢鑫律师意见,作者发现自己不知情的情状下被他人署名,应当第一时间留存证据,并向下列单位举报科研失信行为:被举报人所在单位、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治理部门、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计划等的治理部门(单位)、发表论文的期刊或出版单位等;应在第一时间撤下文章,及时掌握缺失;配合有关机关,严厉按照《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的规定调查科研失信行为的事实、情节、性质等,待具有处理权限的单位按程序对被调查人作出处理决定。此外,杨某有权向周某追究姓名权侵权的民事法律责任。
邢鑫律师还表达,冒用他人姓名发表文章的行为在学术界并不少见,通常情状下,应由科研失信人员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实施惩戒,如撤销其利用科研失信行为获得的职务职称、学术奖励、荣誉、奖金,记进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一定期限内限制其参与项目申报资格等。
截至目前,周建博没有回应澎湃科技的邮件和电话摘访。
杨金奎表达,近日有北京同仁医院领导期看他跟周建博见面,但他没赞同。
“这件事对我声誉的影响非常大。”“我觉得没有必要跟他(周建博)牵扯不清,因为已经做得让我够伤心的,我不想见他。”“我也不想他因为这件事搞得太惨,我还是寄期看于医院内部解决。”杨金奎说。
2023年3月10日在线发表的撤稿阐明。
附杨金奎称“被署名”发表的论文:
1、 2015年10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eerJ上的论文《中国汉族人群中Wnt通路相关变异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of Wnt pathway related varia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署名通讯作者是杨金奎; 2022年11月18日被撤回。
论文链接:/
撤稿阐明链接:/
2、 2016年在线发表在中文学术期刊《临床与病理杂志》的论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讨慢性肾脏病和亚临床甲减的相关性:一项病例对比研究和剂量-效应分析》,署名通讯作者是杨金奎,尚未被撤回。
论文链接:
3、 2017年4月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医学》(Medicine)上的论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T2D受试者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病例对比和剂量反应分析》(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T2D subjects: A case-control and dose-response analysis),署名通讯作者是周建博和杨金奎; 2023年3月10日被撤回。
论文链接:
撤稿阐明链接:
4、 2018年8月3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糖尿病治疗》(Diabetes Therapy)的论文《强化血压掌握真的能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结果吗?来自随机对比试验的元分析和试验顺序分析的证据》(Could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eally Reduce Diabetic Retinopathy Outcomes?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署名通讯作者是周建博和杨金奎。2023年3月18日,该论文被撤回。
论文链接:
撤稿阐明链接:
5、 2019年11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激素和新陈代谢研究》(Hormone and Metabolic Research)的论文《维生素D是否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聚集研究的证据》(Could Vitamin D be Associated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Evidence from Pooling Studies),署名通讯作者是周建博和杨金奎;杨金奎称,半年前已申诉,目前仍未撤稿。
论文链接: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