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手书杜牧《清明》和《祭母文》,领略伟人对亲人的哀思
1、毛泽东书—杜牧《清明》
毛泽东书—杜牧《清明》
毛泽东书—杜牧《清明》(部分)
毛泽东书—杜牧《清明》(部分)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繁,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远指杏花村。
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曾在一篇《上阳台》的书做中说:“天长地久,物象万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我们能够说,毛泽东的书法,笔含万物,气象万千,经天纬地,天长地久,非有老笔,雄放何穷。是矣哉!
2、毛泽东《祭母文》
毛泽东母亲 文七妹
《祭母文》
毛泽东
呜唤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苦备历。摧折做磨,因而遭疾。
中间千万,皆悲伤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要两头。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泛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皑恻慈祥,冲动庶汇。爱力所及,本来热诚。
不做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层次。思维精巧,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干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内外。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假设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痛心结肠。
但唤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捆忧,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培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唤吾母,母末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一九一九年十月
1919年的毛泽东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村夫,生于1867年2月12日,1919年10月5日病逝。
对母亲的往世,毛泽东万分哀思,用泪和墨于1919年10月18日写下了《祭母文》和两副灵联。
其灵联是:“疾草尚唤儿,无限关心,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克不及住世,一掬慈容何处觅。”“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那两副灵联, 也深深地记述了毛泽东的母亲生平对他的培育之恩,也由衷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贡献之情。
《祭母文》称:“吾母高风,首推泛爱;远迩亲疏,一皆复载;恺恻慈祥,冲动庶汇。爱力所及,本来热诚;不做诳言,不存欺心。”“思维精巧,擘理分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病时揽手,痛心结肠;但书汝辈,各务为良。”
1919年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和母亲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