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最看重的境域和品行 | 李学明
艺术家简介
李学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参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传授。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结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
专心之处
文/李学明
绘画最垂青的是境域和操行,格致不敷,身手再高,也不敷论。所以宋代黄休复提出论画“四格”。操行是每个有设法的画家一生憧憬和逃求的境域。前贤的做品之所以能穿越时空、传播千古,就是因为其做品境域高远、操行超绝。
画中操行的高低,有画家生成的成分,但次要是靠后天的修为和颐养。在那一点上我们和前人的差别是,一是内求,一是外求。恽南田所谓“今人专心在有翰墨处,前人专心在无翰墨处”。说的当是那个事理。有翰墨处是外在的工具,是画的身手,也是形而下的工具。无翰墨出是形而上的,是向内求,即:读书、养心、悟道。
前人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中国绘画是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收,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传统文化那块膏壤上。所以,中国绘画的评判原则和末极逃求是它的文化内涵和它所负载的哲学精神。绘画的境域和操行靠的就是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一个画家的涵养和内涵无法掩饰地反映到本身的做品里。
所谓画中有书卷气。画家胸中有书卷,做品里才气有书卷气。前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文章如斯,画画亦然。凡画史上的各人,他们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王维、苏东坡、倪云林、金冬心、郑板桥等。若非他们饱读诗书,就没有画中那些灵心独运、妙趣横生、令人绝倒的诗文题跋。恐怕他们也不会成为画史上几座无法超越的高山。
在那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认可和前人的间隔。在治学上他们有孺子功,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海生活生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志,他们在弱冠之年已满腹经纶。为进则兼济全国,退则独善其身,打好了坚实的根底。他们志于道游于艺,而书卷之气天然含在此中。
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沈宗骞说“翰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绘画能从于心是一种境域,古今如斯。能从于心是为本身画画,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超然,如今各人多为展览画画,为市场画画,说白了是为名利画画。
绘画从于心,古代先贤多是如斯,他们重人格精神的完美与抒发,他们画画是为了本身心里深处的需求,绝少功利心与目标性。如宋代画家墨象先,苏东坡说他“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罢了”。画能从于心,才气“解衣盘礡”,然后“画机在手,元气狼藉”。笔下才有实境域,实境域才气产生实艺术,实艺术才气有生命力。
前人爱崇于心,亦重养心。张彦远提出“守其神、专其一”,郭若虚认为能做到“神闲意定,则思不竭而笔不困”。明人提出灵性之说,灵性人皆有之,只是为心垢所遮,若能远离尘嚣,恬淡为怀,“致虚极守静笃”,久之天然能“令方寸之际纤俗不留”,自会灵心独出,放出光亮。
“人品不高,下笔无法”。人品即画品,人便是画,画便是人,人的气息,人的情趣,人的品尝,人的清浊,人的一切一切都隐含在本身营造的翰墨图式里。
绘画的境域与操行就是画家的修养与人格,“德成为上,艺成为下”,那是古代先贤爱崇的信条,他们读书明理,积学养心,志存高远,他们进身社会,认为“治国平全国”只是个过程,而修德悟道才是他们的更高目标。所以他们以道德为本,虚怀若谷,人品高洁。所以他们为书为画不为时趋,不落畦径,无半点炊火气,无丝毫尘俗气。修到那种境域已是“格不求高而自高矣”。
所以恽南田的“今人专心在有翰墨处,前人专心在无翰墨处”,一是在画内,一是在画外,那是两个差别条理差别概念的专心之处。前者是形而下的,是手艺层面的工具,是仅对可视画面而言的。在那个层面上的画家只要肯下功夫,久之便能到达必然程度和高度。
但后者则是形而上的,它是画家对画外深条理的逃求,是画家一生的功课。它需要画家可以精神内守,通过读书、明理、养心、修德,把本身的心性、情致、兴趣、气息、人格以及对造物,对本身生命存在意义的诘问与体悟付诸笔端,从而使做品到达具有灵魂和生命的抱负之境。
做品赏识
《西山觅福》40.0cmx32.0cm
《明湖消暑图》34.0cmx19.0cm
《山中论道图》76.0cmx30.0cm
《桃》42.0cmx28.0cm
《品茗图》40.0cmx30.0cm
《孩童》19.0cmx18.0cm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