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会对张良言听计从,张良何德何能?
《周易》里面有句话说得好——“同声响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那都是啥意思啊?意思就是,刘邦和张良那两大忽悠碰着一块儿了。没有最能忽悠,只要更能忽悠。
刘邦为什么对张良言听计从?你能忽悠,我也能忽悠,咱俩儿加一块儿,是不是就更能忽悠了啊?
张良起先只是个单干户,身边也就一个鼎力士。刺杀秦始皇失败,他不得深思一下啊,也就揣摩怎么才气多聚起一点儿人来。
一个崎岖潦倒的令郎哥,想要聚集一大帮子小弟跟着本身,哪那么随便啊。张良只好编出了一个黄石公来,教授给他一套《太公兵书》。最初,好歹算是聚起了一点儿人马。
编个黄石公、《太公兵书》出来什么概念?那相当于咱们如今,有些人伪造了个北大、清华的学历。
张良的那个黄石公,比伪造学历还要简单。学历还能查个实伪,黄石公你找往吧。找不着就对了,人家那可是神人。反而更增加神异感。
张良颠末那么多年,才聚起了一百来号人。等碰着了刘邦,一看,好嘛,人家刘邦已经好几千人啦。仍是您比俺更能忽悠啊,那俺就跟着您再学着点儿吧。
刘邦一看张良太小儿科,看看我那没学历的吧。一扒拉裤腿,左腿上一堆儿黑点。张良一看,好家伙,您那是食了几火龙果才搞成如许啊?
刘邦能说那都是脂肪瘤和斑点嘛,就说本身是蛟龙之子,赤帝之子。归正让秦始皇都感应恐惧的“天子气儿”,就是从他天灵盖窜出往的。
张良一听,蛟龙之子,赤帝之子,天子气儿,哪一个都比黄石公凶猛啊。赶紧捧上一句:“沛公殆天授。”刘邦一看,那哏儿捧得可忒儿好啊!
张良一看搭上了茬儿,那就跟他说说兵书吧。张良跟刘邦一提那《太公兵书》,刘邦一听,俺爹还写过兵书?俺要说听不懂,是不是会显得俺太不孝啦?
所以,张良只要一说那计谋出自《太公兵书》,刘邦就说很好,就用张良的计谋。
刘邦能忽悠,张良也能忽悠,忽悠和忽悠还实能走到一块儿往;像项羽和韩信那俩儿,都是个曲性质,那就走不到一块儿。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