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是怎样一部电影?电影《巴顿将军》结尾台词?
《巴顿将军》是怎样一部电影?
《巴顿将军》是好莱坞拍摄的一部相当闻名的影片,许多人正是通过这部影片熟悉进而崇拜上巴顿的,而巴顿也因这部影片而名扬天下,成了二战中的闻名将领。 电影难免有夸饰的地方,那么在现实中,巴顿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是不是像影片中描写的那样历害。 通常,我们说某个人是名将,那就意味着他在若干重要战争中为胜利做出过重要奉献。如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争,朱可夫在莫斯科战争、斯大林格勒战争那样,但我翻阅了许多关于巴顿的书籍后却发现,在巴顿的战争生涯中,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功! 影片中,好莱坞着重提到了三个战争:北非战争、西西里岛战争和阿登战争,在这三大战争中,巴顿或根本没参与,如北非战争;或参与了但表现平平,如西西里岛战争和阿登战争。 既然如此,那好莱坞又是如何把无能的巴顿吹成世界第一名将的呢?回忆一下这部影片的情节安顿,你真要钦佩好莱坞的导演们的能耐,他们可真有本事,足以把羊吹成虎! 看看好莱坞是怎么吹捧巴顿的: 影片是从美军的卡塞林之战开始的,在这一次战斗中,美国的第二军被隆美尔指挥的德军击败了,战场上,美国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躺得到处都是,美军处在了危机之中。 迷茫中,同情的美国士兵们翘首以盼,盼看着救星的到来。 救星终于来了,茫茫大漠之中,一辆吉普车从远处驶来,车上站着威风凛凛的巴顿将军,巴太阳来了,救星来了。 巴顿接任第二军的军长后,立刻开始了挽救美军的行动,他首先给美国士兵们作了一次“手枪打飞机”的勇猛表演,随后对士兵们大声呵斥一番,立刻让已经被德国人吓破胆的美国士兵们振作起来,打败了德军。 但仅靠这些,对吹捧巴顿来说还是很不够的,这些只能证实巴顿比原来的第二军军长能干一些而已,所以接下来,好莱坞还要做第二步,把巴顿吹成天下第一的将军。 好莱坞把巴顿吹成天下第一的 *** 是这样的:让巴顿和各个国家最好的将军比试并逐一战胜他们,这样,巴顿自然就成了天下第一啦。 隆美尔是德国最好的将领,但在历史上,隆美尔从没有和巴顿交过手,如何让巴顿胜过隆美尔呢?好莱坞自有 *** ,他们安顿了一场战斗,这场战斗我在史料上无论如何也查不出来,在这场好莱坞导演们设计的战斗中,巴顿打败了隆美尔的部下,所以,好莱坞说,巴顿比隆美尔强。 蒙哥马利是英国最好的将军,巴顿在与蒙哥马利并肩作战时,每次都比他跑得快,这一点,好莱坞倒没有胡说,这是有史料为证的,既然巴顿比蒙哥马利跑得快,因此,好莱坞说,巴顿比蒙哥马利强。 朱可夫是苏联最好的将军,但他既没有和巴顿做过敌手,也没有做过战友,如何让巴顿胜过朱可夫呢?好莱坞自有 *** ,他们安顿了一场欢庆会,让这两位因地位悬殊而极少会面的将军在欢庆会上相遇了,会面时,巴顿把朱可夫骂得狗血淋头,而骂功很差的朱可夫只是重复了一遍巴顿的原话作为回敬,显然,在这场骂战中,巴顿大获全胜,他的嘴可比朱可夫的臭多了,所以,好莱坞说,巴顿也比朱可夫强。 既然巴顿比英国、德国、苏联最好的将军强,因此,他当然就是天下第一的名将。好莱坞就这样完成了对巴顿的吹捧。 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何以没有战功呢?好莱坞也作了阐明:因为嫉贤妒能的艾森豪威尔没有给他充足的汽油!在影片中,巴顿咆哮道:“只要再给我几公升汽油,我就能一直打到柏林!” 是不是这样呢?这是永远都说不清楚的,究竟没有谁能够让时光倒流到上世纪的44年,让历史按巴顿的要求再重演一次。 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巴顿在西西里岛打一个士兵耳光的事,这本是区区小事:做错了,道歉并接受惩罚;做对了,连夸奖都配不上。 这么一件小事,何以好莱坞要大肆渲染呢?影片的结尾给出了回布莱德雷对巴顿说:“我认为被你在西西里打耳光的那个士兵,比陆军任何士兵对获胜更有奉献!”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假如仅仅从字面上往理解,那就是说,挨了巴顿耳光的那个士兵,在以后的作战中变得非常勇猛了,并成为了美国陆军中战绩最出色的士兵,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挨了巴顿耳光的那个士兵后来并没有成为什么大英雄。 那么,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假如我没理解错的话,布莱德雷这番话的意思是:美国士兵们之所以在战场上勇猛作战,只是因为恐惧挨巴顿的耳光! 影片以这么一段荒唐可笑的话作为结束,好莱坞到底要表达什么呢?或许好莱坞认为,既然这场滑稽闹剧至此已经结束,那么,是时候点醒同情的看众们了:看众们,伟大的、天下第一的、美国的巴顿将军,他对二战的最大奉献,也就是那么几记耳光而已,哈哈。 最后说一说真实的卡塞林之战。 卡塞林之战发生在1943年的2月14日,当时,节节败退的德军为了阻滞美军的追击,组织了一次反击,使美国第二军付出了192人死亡、1024人受伤、2450人被俘的代价。而当时的美国第二军共有88000人,是当面德军人数的4倍!
电影《巴顿将军》结尾台词?
你说的这句话应该是《巴顿将军》里面142--145分钟的情节,是盟军将领在讨论阻挡德军阿登反攻时的一句话,当时巴顿说: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没有不可能”。主要是因为巴顿要在48小时内行军100英里,用三个师向德军发动进攻,而蒙哥马利要预备数周才行,当时盟军的将领都认为不可能,而战神--巴顿做到了。
巴顿将军开头人物分析?
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喊″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带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进了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美国当局派乔治.巴顿将军前往第二军任司令官,有才华的布雷德利少将为他的助手。
年逾50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准时开饭,官兵服饰整洁,不准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严厉的练习计划。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看畏战的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意气风发、骁勇善战的部队。
不久,巴顿带领美军第二军,与德军隆美尔的军团进行猛烈的战斗,德军大败。蒙哥马利部队乘胜追击,最后把残兵败将赶出了非洲战场。
1943年7月,巴顿又被派往第7集团军担任司令。他决定从西西岛南部登陆进攻巴勒莫,让英军的蒙哥马利将军攻取赛罗可斯,以牵制该地的敌军。但计划遭到蒙哥马利的反对。于是美英联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于双方面子的保护,其中包括蒙哥马利的情绪,就摘纳了英方的作战计划,巴顿生气反常,他不愿作英军部队的配角,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服从命令。
1943年7月,英美联军分别在西西里岛南部和东部登陆。但由于德军防备主力的顽强反抗,蒙哥马利部队无力攻破敌军防线,最高指挥部就命令巴顿管辖下的第二军让公路给英军前进,然而在德军猛烈炮火下让路,第二军伤亡很大,指挥部又命令停止前进,而巴顿还是全速行进,赶在蒙哥马利部队前面,攻克了敌军防线,后来巴顿在记者招待会上兴奋不已。
巴顿部队陆续攻克墨西拿,但由于德炮火猛烈反击,也由于巴顿一意孤行的作战方案,部队推进迟钝,伤亡惨重。巴顿不得不亲自往前方侦查。在视察随军医院时,他动手打了一个柔弱的士兵,引起震动,但士兵们还是服从命令,以惨重代价攻占了最后一个德军据点墨西拿。
巴顿赢得了″血胆将军″的美誉,但由于他对蒙哥马利态度不友好,以及粗暴殴打士兵,引起各方不满。在艾森豪威尔严令下,巴顿无奈地向各方公开道歉。可他的检查仍然得不到别人的原谅,他被去除了军职。
在诺曼底登陆战争中,巴顿又被艾森豪威尔起用。但在这次战争中,巴顿只起″声东击西″的配角作用。他委屈、苦恼、愤恨。他利用公开场合之机,就把气出在俄国人身上。
不久,巴顿被任命为第三集团军司令。1944年6月6日,诺曼底战争打响。巴顿在阿登战争中,去除了巴斯托尼一地之围。正当他眼看就要取得个人和军事上的完全胜利之时,他的行动却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约束。原来,艾森豪威尔出于政治上的压力,已决定优先照顾蒙哥马利的北方战线,并让俄国人进军占据布拉格,虽然巴顿已经深进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了。
战争末期,巴顿因作战有功,胸前挂满勋章。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贺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竟然冷漠、仇视俄国人,并宣称期看和俄国人打仗,因为他认为美国人绝不能向俄国人示弱!
艾森豪威尔大为恼火,巴顿将军由第七集团军司令改任为虚有其名的所谓第十五集团军司令,从此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然而当巴顿辞别他手下的同行时,他为这一不公平的决定感到忿忿不平。1945年12月,巴顿将军因车祸,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