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羊看了1个纪录片名喊《周日皇后》,故事就发生在香港,只是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港姐,而是菲佣(菲律宾女佣)。
她们工作日做佣人,但在周末是选美皇后。
假如你有在周日来到香港街头,就会看见不少外籍群众35 成群聚在街上。
她们的穿戴可能不够时尚,但也能看得出有打理的痕迹,这些人大多数是菲佣。
她们工作日在雇主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周日就和同伴来到街上,进行选美“演练”,做每周1天的“选美皇后”。
同伴们各司其职,有的充当化妆师的角色,有的就充当其他。几乎没有大品牌的化妆品出现,多是1些低廉的不知品牌的扮美工具。
但扮美热情丝毫不减,大家都很开心。
香港向来有选美的土壤,各式大美人又曾1股脑的发名于此,为香港的繁华美好又加了1层滤镜。
而菲律宾更是如此,菲律宾国内经济不景气,非常喜欢举行各种大大小小规模的选美比赛,有句话喊:“选美皇后就像1个国家的总统1样”。
选美可以出名,出名就可以赚到钱。
菲律宾佳丽更是1张国际名片,于是便造就了国民对于选美的热情,即使出国务工,也要在休息日让份爱好得到释放。
这些来港务工的菲佣在周日盛装妆扮,她们高矮胖瘦并不均匀,但都热情洋溢,全身心的享受这项活动。
她们经常在香港中环和旺角等繁华街区,欢聚、唱歌、跳舞,拍成照片发在Instagram上,让家乡的人们知道自己过的很好。
在这天和来自同1个国家的人们谈天说笑,算是对生活的慰藉。
在港菲佣的选美盛宴,表演者和看众都是菲佣,她们相互看到彼此,也扶助台上的人们圆梦。
她们在工作日不答应化妆和穿漂亮衣服,保姆和雇主因为相处产生了1些事情,这种情景不止在内地发生,香港人也格外提防不必要的事情发。
从各种角度来说,菲佣和整个香港的氛围 1样,职业化很高,她们急需这份工作养家糊口。
然而从个人角度来说,爱美几乎是人的天性,特殊是女人,菲佣们平日里用最纯朴的面貌为雇主打理生活,在休息日的这1天释放的拥抱美。
有人说菲佣的生活是“场上争奇斗艳,场下疲于奔命的双重人生。”羊觉得这个比喻恰到又不妥当。
《周日皇后》(Sunday Beauty Queen)是1部由菲籍女导演拍摄,描写在港菲佣生活的纪录片。
香港的第1代菲佣出现在上世纪7十年代,主要受雇于在港的英国人,随着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很多香港妇女从家庭迈向社会开始就业。
折合每个月2000到3000人民币的菲佣费用,也逐渐被香港普通家庭适应,于是雇佣菲佣变得普及 化。
对于我们来说,对菲佣的印象可能和保姆差不多,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部纪录片的组织人leo说:我们的职业是Housing Manager(住房经理)。羊觉得这个比喻妥当。
香港人普及 都会说英文,菲佣们也都是用英文进行工作交流。
但这1点我们就知道,她们并不是我们常识中的保姆,她们中的很多人在国内完成了学业,有的还读了研究生。
大学专业也并不是家政服务1类的专业,她们在本国可以是老师、政府职员,但在国内靠专业生活也很艰难,支付不起孩子念书的费用。
而出国务工是国内薪资的34倍。于是,虽然出国务工很辛劳,也可能布满未知的风险,但是也不失为1个好出路。
这位女士和雇主的关系不错
但香港寸土寸金,运气好的话假如雇主家够大,有独立的房间菲佣还可以住进往,不然就只能住宿舍或者住雇主家的厨房和暗间。
目前,菲佣的收进折合人民币差不多4000+人民币,这些钱她们会第1时间打回国内,养家糊口,自己只留1点点钱。
假如面临解雇或合同到期就麻烦了,菲佣需要在15天内找到新的雇主,否则被视为非法移民,还会得到处罚。
而菲佣的生活质量经常和雇主的为人是挂钩的。早在几年前香港虐待菲佣、印佣致使惨死的事件也有发生。
这些事件影响力轰动国际,于是香港针对外籍人员的相关法律保障也逐渐完美了起来。
其实说到底,是菲律宾社会经济问题,才造成了这1局面,每年外出务工的菲佣为菲律宾带来巨额的外汇,拉动了菲律宾的国内经济。
她们鲜活可爱但做的是侍候人的工作,而囿于成见,人们很难往关注到她们作为1个人的鲜活可爱。
羊看完纪录片并不是觉得心酸,而是觉得每种生活都能开花来,觉得很被触动。
未来,这些女人依旧会在香港繁华街道上,走在街上联系台布,她们的同伴会在旁边看看她们,还有1些来香港旅游的游客也会时不时的好奇围看。
可能这就是生活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