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是怎样开启传奇人生的?
执掌电影帝国的大亨
邵逸夫祖籍浙江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邵逸夫的父亲是个十分精明的商人,看中了初兴于上海的电影业,于是来到上海,成立了在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而邵逸夫,因当时还小,才中学毕业,父亲希望他能考大学,但他被兄长们的拍片搞得坐不住了,经大哥赞成 ,他在片场中觅得一个“伙计”之职。邵逸夫就在片场中成长起来,他肯钻研,很快,电影制片各个环节他都了如指掌且能挑得起担子。从摄影、编剧到导演他样样都能干得很好,成了大哥的得力助手。
后来三哥邵山客去东南亚发展,带去的几部“天一公司”的片子大受欢迎,一时爆棚,忙得邵山客恨不得有分身之术,马上拍电报回上海,让六弟邵逸夫速来新加坡帮衬,共闯天下。那时邵逸夫才十六岁,接到电报火速南下,与三哥邵山客开始了南洋的电影创业生涯。他们几乎跑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角角落落,冒着被毒蚊叮咬的危险,挑着放映电影的担子,转战在割胶场等华人聚集地。当时还是手摇无声放映,他一格格地摇着影片,也摇出了自己在南洋的事业天地。到30年代,邵氏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拥有110余家电影院,已成为南洋一带的电影大王。那时,邵逸夫才二十几岁。
邵逸夫不满意哑巴电影,他想搞活电影。当他静下来决定从有声电影动手时,才感到头脑里一片空白。因为此刻,他要的演员没有,机器没有,音响设备没有,资料也没有。这些东西听说美国有。于是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一夜后终究 获救生还。然而灾难并没有吓退年少的邵逸夫,他很快从惊吓中调过神来,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1932年,邵逸夫与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生协作 ,终究 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这部影片不光让邵逸夫赚了大钱,而且还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新纪元。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