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玉女天梯”酷刑是谁发明的?为什么会让女性闻之色变
古代的“玉女天梯”酷刑是谁发明的?为什么会让女性闻之色变
“玉女天梯”即是《朝野佥载》所记载的“玉女登梯”,属于小说中出现的1种刑罚,据说是唐朝的李全交发明,但其真实性有待考证,而且这种刑罚并没有明确阐明 是专门针对女性。
关于“玉女登梯”这种刑法,如今被大家传得5 花8门:
有人说是把犯人戴上枷,让其上梯子,枷上有1根绳子栓着,绳子的另1头由执刑者拿着,他随时可以用力1扯绳子,犯人就从上面掉下来,这种不知什么就会被扯下往的惧怕让人恐惧;
- 还有人说这种刑法是针对女人,行刑的时候把女犯人的衣服除往,脖了上套上绳子,然后把她们赶上木桩上面,而下面则是削尖的木橛子,犯人要么在桩上被绳子越勒越紧,要么掉下来被木橛子刺死。
我认为,以上两种描述都不是“玉女登梯”真正的做法,因为据张鷟撰写的《朝野佥载》描述,“玉女登梯”属于审囚犯时候所摘用的刑罚。既然是审囚,就肯定不会致囚犯于死地!而以上两种 *** 致死率非常高,特殊是下面展满木橛子的说法,我不知出自何处,但如果摘用这个 *** ,犯人何必要受苦呢?直接自己跳下来,什么都解脱了!
“玉女登梯”真正的实施 ***
《朝野佥载·耳目记》中描述:“立高木之上,枷向后拘之,名“玉女登梯”。”
从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刑法所用到的道具有两种,高木和枷,并没有绳子的出现。因此我认为,“玉女登梯”施刑的时候,是把犯人置于1根木桩之上,然后脖子上戴上枷,而枷柄是向后的,1个枷有几十斤重,因此犯人为了不掉下往,身体就必须要保持平衡,这其实有点像习武之人“加强版”的站桩。
“玉女登梯”执行的时候必须有两方面要注重:
1个是木桩的高度,记载只写高木,但这个高木肯定不可能做到34米高,因为木桩越高,犯人被送上往的难度越大,摔死的机率也越高;
- 2是枷对脖子的侵害,戴着枷从高处摔下,脖子受伤的机率很高,轻易造成瘫痪。
但实际上这种操作很难把控,犯人要是摔下来,是死是活就不是行刑者可以掌握的了。
结束语
《朝野佥载》是张鷟撰写的小说,也就是这部小说里面的内容不1定全是真实的,张鷟本人对武则天也是有很大的意见,因此他在书中多次讽刺武周时期的黑暗、腐朽和残暴。既然是带有个人色彩的作品,内容有偏向性也是正常。
我对“玉女登梯”这种刑罚的真实性比较怀疑,因为审囚的 *** 太多了,这种立桩又戴枷,而且在犯人致死方面也不能完全把握的 *** ,绝对不是1种好 *** 。与其说这是审囚之法,倒不如说这是1种供欣赏的死刑,就像商纣王时期的炮烙之刑,让旁看的人看着犯人在极度惧怕中死往,是1种心理变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