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韩红歌曲《天亮了》会让人心酸落泪,音乐背后隐藏了什么故事
听韩红歌曲《天亮了》会让人心酸落泪,音乐背后隐躲了什么故事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首“天亮了”是韩红为啥写的。韩红到现在没有出嫁就是为了这首歌里那个被父母双手举起来而存活下来的男孩潘子灏,现在改名韩厚厚。为啥韩红给孩子起名韩厚厚呢,就是想让孩子记住。他的生命是两双厚重的双手给他托起来的。父母恩惠 大于天。这个故事韩红被激动了,其实被激动的何止韩红。韩红用这首天亮了,让世上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们为之震动。在生与死的关头,父母能用自己的生命往保护孩子的生命,试问这个全球 上还有哪种感情可以和父母之情相比。韩厚厚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不幸的他遇上了事故,幸运的他活了下来。还遇见了好人韩红。好好对她吧孩子!1个和你没有血缘的妈妈。
林清玄的《佛鼓》的梗概
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4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1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了1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仿佛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似乎1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鸟还没有全醒,只偶然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喊了1声,翻个身,又睡往了。
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1大簇1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5 月,凤凰的漂亮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清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似乎在山上开了花市。
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冷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1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1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1些生发得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注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激动着。
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重、繁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1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闻声,但出家人身心寂静 ,不要说是行板,怕是1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喊醒,预备着1起做早课了。
然后钟声响了。
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如同可以穿山越岭1般。它深深地渗进人心,带来了1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1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繁重缓慢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1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往,仅剩咚咚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听着这佛钟,想起朋友送我们1卷见如法师唱念的《叩钟偈》,那钟的节奏是单纯缓慢的,但我第1次在静夜里听叩钟偈,险险落下泪来,人似乎被甜露遍洒,初闻天籁,想到人间能有几回听这样美的音声,如何不为之动容呢?
晨钟自与叩钟偈不同,后来有师父告诉我,晨昏的大钟共敲1百零8下,因为1百零8下正是1岁的意思。1年有十2个月,有2十4个节气,有7十2候,加起来正合1百零8,就是要人岁岁年年日日时时都要惊醒如钟。但是另1个法师说1百零8是在断1百零8种烦恼,钟声有它不可思议的力量。到底何者为是,我也不能明白,只知道听那钟声有1种感觉,像是1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往看更远的风景。
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1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面前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全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布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美丽,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飚风……
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抚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似乎声声唤着迷路回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安闲得1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全球 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似乎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鼓声歇止有1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喊醒。这时《维摩经》的1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进不2法门?”当场的5 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不发1语,过了1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颂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进不2法门。”
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1次沉默,忍不住赞颂地说:“维摩诘的1默,有如响雷。”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1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1如响雷的境域了。
往昔在台北听到日本“神鼓童”的表演时,我以为人间的鼓无有过于此者,真是神鼓!直到听闻佛鼓,才知道有更高的全球 。神鼓童是好,但气喘咻咻,不比佛鼓的气定神闲;神鼓童是苦练出来的,表达了人力的高峰,佛鼓则似乎本来就在那里,打鼓的比丘尼不是明星,只是单纯的行者;神鼓童是艺术,为表演而鼓,佛鼓是降伏魔邪,度人出生死海,减少1切恶道之苦,为悲智行愿而鼓,因此妙响云集,不可思议。
最最重要的是,神鼓童讲境域,既讲境域就有个限度;佛是不讲境域的,因而佛鼓无边.不只醒人于迷,连鬼神也为之动容。
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视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
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细语,配着那鼓声。
大悲殿的燕子
配着那鼓声,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细语。
我说如潮,是形影不断,音声不断的意思。大悲殿1路下来到女子佛学院的走廊、教室,密密麻麻的全是燕子的窝巢,每走1步抬头,就有1两个燕窝,有1些甚至完全包住了天花板上的吊灯,包到开灯而不见光。但是出家人慈悲为怀,全部爱着燕子,在生命面前,灯算什么呢?
我仔细地看那燕窝,发现燕窝是泥塑的长形居所,它隆起的外形,很像旧时乡居土鼠的地穴,看起来是相当牢靠的。每1个燕窝住了不少燕子,你看到1个钻出来,1剪翅,1只燕子飞远了,接着另1只钻出头来,1个窝总住着67只燕,是不小的家庭了。
几乎是在佛鼓敲的同时,燕子开始倾巢而出。于是天空上同时有了1两百只燕子在啁啾,穿梭如网,那1大群燕子,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剪刀1样的翅膀和尾羽,在早晨刚亮的天空下有1种特殊的漂亮。也有1部分娴熟 地从大悲殿的窗户里飞进飞出地戏耍,于是在庄重的诵经声中,有1两句是轻嫩的燕子的呢喃,显得格外地活泼起来。
燕子回巢时也是1奇,俯冲进进屋檐时并未减缓速度,几乎是在窝前紧急煞车,然后精准地钻进窝里,看起来饶有兴 味。
大悲殿里燕子的数目,或者燕子的年龄,师父也并不知。有1位师父说得好,她说:“你不问,我还以为它们1直是住这里的,似乎也不曾把它们当燕子,而是当成邻居。你不要小看了这些燕子,它们都会听经的,天天早晚课,燕子总是准时地飞出来,天空全是燕子。普通 ,就稀稀疏疏了。”
至于如何集结这样多的燕子,师父都说,佛寺的庄重寂静 悲喜舍是有情生命全能感知的。这是人间最安全之地,所以大悲殿里还有不知哪里跑来的狗,经常蹲踞在殿前,殿侧的大湖开满红白莲花,湖中有不可数的游鱼,据说听到经声时会到水面来。
过往深山丛林寺院.时常发生老虎、狐狸伏在殿下听经的事。听说过1个动人的故事,有1回1个法师诵经,78只老虎跑来听,听到1半有1只打瞌睡,法师走过往拍拍它的脸颊说:“听经的时候不要睡着了。”
我们无缘见老虎闻法,但有缘看到燕子礼佛、游鱼出听,不是1样动人的吗?
众生如此,人何不能时时惊醒?
木鱼之眼
众生如此,人何不能时时惊醒?
谈到惊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浩大的木鱼,摆在佛案的左侧,它浩大厚重,1人不能举动,诵经时木鱼声穿插其间。我常觉得在法器里,木鱼是比较沉着的,单调的,不像钟鼓磬钹的声音那样清明动人,但为什么木鱼那么重要?要害全在它的眼睛。
佛寺里的木鱼有两种,1种是整条挺直的鱼,与1般鱼没有两样,挂在库堂,用粥饭时击之;另1种是圆形的鱼,连鱼鳞也是圆形,放在佛案,诵经时叩之;这两种不同形的鱼有1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与身体不成比例,有的木鱼,鱼眼大如拳头。我不能明白为何鱼有这么大的眼睛,或者为什么是木鱼,不是木虎、木狗,或木鸟?问了寺里的法师。
法师说:“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昼夜常醒,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惊醒那些昏惰的人,特别是喊修行的人志心于道,昼夜常醒。”
这下总算明白了木鱼的巨眼,但是那么长的时间做些什么,总不能像鱼1样游来游往吧!
法师笑了起来:“昼夜常醒就是行住坐卧不忘修行,行法则不外6波罗蜜,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 禅定,6聪明,这些做起来,不要说昼夜常醒时间不够,可能5 百世也不够用。”
木鱼是为了惊醒,如果1个人常自惊醒,木鱼就没有用处了。我经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 *** ,它只有1个目标,就是恢复人的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1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
磨洗不能只有 *** ,也要工具。现在寺院里的佛像、舍利子、钟鼓鱼磬、香花幢幡,无知的人目为是迷信的东西,却正是磨洗心灵的工具,如果心灵完全清明,佛像也可以不要了,何况是木鱼呢?
木鱼作为磨洗心灵的工具是极有典型意义的,它用永不睡眠的眼睛告诉我们,修行是没有止境的,心灵的磨洗也不能休息;住在寂静 寺院里的师父,昼夜在清洁自己的内心全球 ,居住在5 浊尘世的我们,不是更应该磨洗自己的心吗?
因此我们不应忘了木鱼,以及木鱼的巨眼。
以木鱼为例,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聪明。
低头看得破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聪明。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地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
1只僧鞋前后1共有6个破洞,那不是为了美看,似乎也不是为了凉爽。因为,如果是为了凉爽,大部分的出家人穿鞋,里面都穿了厚的布袜,何况1到了冬天就难以保热了。如果是为了美看,也不然,1来出家只求洁净,不讲美看;2来僧鞋的黑、灰、土3色都不是顶美的颜色。有了,可能是为了省布,俭省 守戒是出家人的本分。也不是,因为僧鞋虽有6洞,制造上的布料和连着的布是1样的,而且反而费工。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僧鞋要破6个洞呢?
我碰到了—位法师,光是—只僧鞋的道理,他说了1个下午。
他说,僧鞋的破6个洞是要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低头是谦诚有礼,看得破是要看破眼耳鼻舌身意6根,是要看破色声香味触法6尘,以及参破6道轮回,勘破贪喷痴慢疑邪见6大烦恼。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暂,人身的微小。
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6个破洞是“6法戒”,就是不淫、不盗、不杀、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是“6正行”,就是读诵、看察、礼拜、称名、赞颂、供养;以及是“6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掸定、聪明……
小小—只僧鞋就是天地无边广大了,让我们不得不钦佩出家人。出家人 *** 皮制品,因为非杀生不足以取皮革,出家人也 *** 丝制品,因为—双丝鞋,可能需要牺牲—千条蚕的性命呢!就是穿棉布鞋,规矩不少,聪明无量。
最后我请了1双僧鞋回家,穿的时候我总是想:要低得下头,要看得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