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陈可辛的短片《三分钟》?
陈可辛依据 媒体报道为原型创作了短片《三分钟》,看罢,不得不敬佩 这位原以为会水土不服的香港导演。一直以来,香港导演拍大陆片,大陆导演拍港产片,总有点“怪怪的”,但是陈可辛从“水土不服”到“土生土长”轻松跨越,之前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一部比一部拿捏到位,观赏过程中几无异样。这次,他主要以苹果手机拍摄短片,是一次创新,尽管有人质疑这次拍摄陈可辛应该还用到了大量外设:比如长焦镜头、无人机、OSMO手持云台等。
《三分钟》短片中的女职工原型是广九客运段深圳至乌鲁木齐车队Z229次列车列车员刘钟。她所在的广九客运段深乌车队,列车从深圳开往乌鲁木齐,于2016年5月开通,全程4600多公里,上行48小时59分,下行49小时16分,来回一趟得5天,共有10个班组,一个班组可能 有30多个列车员,工作比较辛苦;去年,刘钟就是在列车过的年,2018 年春节刘钟可以回家。影片描述的是2017年1月21日,刘钟的丈夫带儿子来到衡阳火车站站台上,利用短暂的3分钟时间看她,当时她已连续上班15天。
在《三分钟》里,儿子在站台边努力给妈妈背九九乘法口诀表。刘钟说,在现实中,列车停站时间是4分钟,当时儿子给她带了自己画的年画,儿子给她带了她最喜爱 的衡阳米粉。儿子丁丁还差3个月满6岁,他一直和爸爸、爷爷、奶奶在湖南衡阳老家生活。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镜头,在激动 这一瞬间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想到家乡衡阳,作为建国以来中南地区著名的铁路枢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有多少铁路人员奔赴广东,支援铁路建设,并留在广东各地;有多少人从湖南、湖北、江西、贵州等地赶到衡阳火车站南下广州、深圳,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而衡阳,作为中南铁路的枢纽地,曾经江东区几乎被铁路系统覆盖,而今,随着各种交通方式的日益发达,走向萧条。就像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大厂,现在只剩下孑然的烟囱和泥泞的小路。
衡阳曾是军事重镇,火车是最主要的运输工具。1937年9月修筑湘桂铁路衡阳到桂林段时,开始修建衡阳湘江公铁大桥,因缺料停工。1939年在上游修建便桥,后备冲垮,修复后再次被冲垮。1949年衡阳解放,抢修便桥,限速通车。1951年拆掉东岸排架及轨梁。1957年12月,终究 建成衡阳湘江公铁大桥。它是湖南省第一座,中国第二座续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建成的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是贯通衡阳市湘江东西两岸的交通纽带,也是链接湘桂、京广铁路干线的重要桥梁。
衡阳的铁路随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也将成为历史。如果有一天,你在广东一个小火车站听到工作人员讲衡阳话,那一点也不奇特 。90年代,我就曾经在茂名、阳春和广梅汕的铁路线上,听到制服人员满口乡音。2018年春节就要到来,希望和刘钟一样的铁路人员安全工作,安心回家,希望在外工作的游子都能回到和煦 的家。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