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岩井俊二的一切(不涉及任何政治问题,
这只是我的感受,多多指教了。
我们都从青春走过,如今我们再来看待别人的青春,并且,企图 用局外人的身份。
有人会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者《十七岁的单车》拿出来,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放到一起,然后说,看,青春残暴 !但是,但是为什么没有人会想到静下心来,问一问,残暴 的,到底是青春,还是我们自己。
其实岩井真的还是那个《燕尾蝶》的岩井,还是那个《情书》的岩井,绝望的岩井,充满希望的岩井,我们的岩井。无可否认,我欣赏杨德昌,他的东西,总是如邻家大伯一般,淡淡的,缓缓的,告诉你,孩子,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对于青春,他并没有特殊的点评,他想说的,是整个人生,或者,人性。
我常常说,杨德昌的电影,不是时代的缩影,而是整个时代。他要说的很多,事实上他说的也真的很好,可是,不是青春。王小帅,这是一个特例。我想,作为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他才刚刚开始实验。实验自己到底适合怎样的叙事手段,实验到底怎样的故事,才是自己最适合用胶片讲述的。
于是,他的一部向大师致敬的作品获得了应有的关注,他成功了。成功之后他说,他想多一点表现边缘人群。是啊,边缘人群,只是凑巧 有勇气生活在都市边缘的人们,都还年轻。这真的只是巧合。当然,这一切都真的只是表象。我想,每一个人都明白,岩井俊二之所以成为岩井俊二,成为日本唯一一个导演身份的青春偶像,还是因为,他对青春,始终有一种狂热的迷恋。
在他的作品中,他从未如杨德昌或者王小帅般企图 客观,无论是《情书》还是《燕尾蝶》,我们在其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他的笑容或者哭泣。
镜头、音乐及其他
镜头是岩井俊二的一贯风格,从一开始,就是大面积的绿,绿色的麦田中间,白衣少年在听莉莉周。
镜头不是很稳,地平线会有时常的倾斜,然而,构图,却是一贯的完美。BBS上的留言,是不停交替变换的,让人目眩,然而麦田和少年的画面,却又唯美到令人神伤。如果不是背景空灵的音乐,我几乎都要以为这是又一部爱情童话。
然而终究 没有童话,现实是无法隐藏的。
这让我想起前一阵子的议论 ,说新闻报道是不是应该考虑观众的心理。太过血腥的镜头,是不是不应出现。终究 有人跳出来,说,事实胜过一切。在印尼,无数华人被害惨死;在巴基斯坦或者以色列,每一天都有人横尸街头。这样血淋淋的现实,难道就因为和平时代的观众不愿意看到,就被永远的掩埋?我不是想对这样的议论 发表什么评论,固然我有我的立场。
我只是想说,对于现实,岩井俊二做到的,不是隐藏,不是展示,而是,表现。这是岩井俊二式的青春。
津田是岩井的理想。这个做援助交际的小女孩,青春,美丽。我们不知道她做援助交际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我们却可以看到她对于被星野掌握 的愤恨 和伤心。
终究 她见到了风筝,红色的,在湛蓝的天空下飞舞。镜头里的阳光,斑斓如虹。 “要是能坐上风筝就好了!”“可怕的想法!”成人的世界里,没有梦想。
于是她飞了起来,导演没有让我们看到她零落的瞬间,只让我们看到她扑倒在大地的怀抱里,以飞翔的姿势 。挂满了小饰物的手机挂在天线上,随风轻轻摆动。
豆蔻年华的少年,本是人间的天使,如果他们因为人间烟火的熏染而沉重到无法飞翔,那就让他们的灵魂回归天堂吧。
有人说这是日本的樱花哲学,有最短的花期,总在最美时凋零。可是,可是这些豆蔻年华的孩子,甚至都没有绽放。
学校的镜头总是很美,有阳光下空气的质感,纯净,忧伤。
这和《情书》十分相像。也许,这是导演的情结。对于自己的梦,有关青春的梦,总是不忍打破,哪怕现实总会令人失望。
至于叙事,岩井延续了他一直的风格。倒叙和正常叙事交替进行,纯净和残暴 轮流出现。最让我赞赏的其实是岩井的节奏把握。印象主义的风格。
在必要时大量使用长镜头,只是为了情绪的铺垫,在没有必要罗嗦时,则节约至极。两个例子,一是津田死于飞翔的时候,从她说想飞一下子跳到她宁静 的飞翔姿势 ,还有一个就是雄一在音像店偷CD时,将CD放进书包,下一个镜头就他低头坐在办公室,面前摆着那张莉莉周。
嗯,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有影响力的年轻人之一。唯美,成长的疼痛细细流淌。喜爱 。
拍的电影很有散文诗的味道 不错的
不认识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