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秦观的“浣溪沙”这首词?
读这首词,首先会感到莫名的愁绪,不能轻易地走出来。这一半是因为我们的心魂被词的魔力 摄了去,无法摆脱;一半是因为我们自己愿意徜徉其中,细味其词韵。可愁毕竟不是好事啊,且此愁 如“漠漠轻寒”,弥漫不散,像“无边丝雨”,无边无际,哪有人甘心和这愁亲近的?但我们似乎就是,
我们心甘情愿地沉湎其中,因其轻淡,因其迷离、美妙、高雅,因其合于我们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
先说其轻淡。愁思的情景里不乏“寒” “雨” “阴” “烟”,但寒是“轻寒”,雨是“丝雨”,阴是“晓 阴”,烟是“淡烟”。也即,这愁既轻且细,不浓不重,不寒不烈,并非压在心里让人喘不上气。词中也
有像“无赖”“穷秋”之类看似很重的字眼,但“无赖”是无奈,不是嫌厌;“穷秋”之秋也和“轻寒”之寒
一样,飞度冬夏,把灼热和冰冷摒除,似冷而实暖,似重而实轻。
此之为轻淡,亦可谓中和,而不是沉 郁顿挫,不是情浓难耐,不是痛彻心扉。
轻淡本是悠游、平和之美,“画屏”“飞花”、轻“梦”“丝雨”“宝帘”“银钩”等诸多意象不仅把这 美外化,而且将其映衬得迷离而美幻。还有雅,“自由 ”“闲挂”自是雅,“小楼”“小银钩”亦是小中见 雅。
词中愁情之美与雅,乃是词中眉头微蹙的女主人公的愁之根由的美与雅。而且是对美好生活、
美好理想、美好希望 的不舍追求,可追之而又不得。这在任何时代、地位的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发 生过,有源于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悲剧。这样一来,词中的女主人公就化成了词人,化成了古
来的读者,也化成了现在的我们,去感受那份美丽而清雅的轻伤与浅愁。
本词的“自由 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二句,祖蕖沈曾评及其中之喻说:“它的奇,可以分 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毫不相干,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 ‘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本无关系的四者联成两组,构成了既妥当 又新奇的比喻。
第二,一般的比 喻,都是化抽象为具体,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却化具体为 抽象。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在‘飞花’之前,已
经有‘梦’;看到‘丝雨’之前,已经有‘愁’。
‘梦’与‘愁’,先有为主;‘花’与‘雨’,后见为宾。所以 这样‘颠之倒之’,反而合情合理,恰好传达出词人的心境。”之后,沈先生还点出此二句的感人效果,
说:“ ‘飞花’用‘自由 ’来形容,‘丝雨’用‘无边’来描画,更令人感到春花自遥与闲愁无尽。
春去花 飞,自然使人为之惋惜、感叹,而它自己却满不在乎,反而无忧无虑,自由自由 地那么飘来荡去,岂不
显得无情而又令人觉得恼恨!春雨如丝,已足惹愁,更何况一直地下着呢?”。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