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如何实现大银行模式下的风险控制?
A: 你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B: 我觉得应该先有太阳,再地球。
C: 我觉得先有牛顿再有爱因斯坦。
我的观点:
民营化才是银行的普通形态,连央行都未必一定要有,在1914年之前,美国没有央行,再往前,荷兰阿姆斯特丹时代那些银行都是私人的,荷兰和西班牙打仗,西班牙人大摇大摆去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提现,国家会说什么?国家会说:这就是我们荷兰人的信用。
面临的风险:
国家的职能包括国防、国家声誉以及外交等,而不应仅限于银行业务,美国银行模式是从私营逐步步入到联合经营模式,并最终有可能发展为国营,商业银行无法完全避免金融风险,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会出现流动性问题,需要在国有体系下逐步降低周期性风险。
银行如何管理风险?
设立资金池(有人可能联想到P2P):
这是一个资金池,由多家银行共同出资设立,这笔资金池并不属于单一银行,而是由多家银行共享,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FED)并不是一家独大的银行,而是众多中央银行组成的联合体,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分散风险,确保即使某家银行出现问题时,其他银行仍能承担一部分责任。
国有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资金来源不同: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私人部门的投资,而商业银行则依赖于 *** 或其他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机制不同:国有银行通常配备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来监控和管理其资产组合中的各种潜在风险,而商业银行一般只负责日常的现金管理和其他基本功能。
监管环境不同:国有银行受到严格的监管,如FED或CBDC,而商业银行则相对松散一些。
国有银行的最终归宿可能更接近于商业银行,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尽管美国存在多种银行类型,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银行仍然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管理挑战,通过建立资金池,商业银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并提高效率,但这并不能完全替代国有银行的专业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美国银行体系和英国银行体系的基本特征相似,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