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蹭饭,真相与后果
当年我军校毕业分回原部队,在连队担任实习司务长的工作,当时的战友大多数都在部队服役。
到了年末,这批战友即将离营,我接到一个战友的消息,称要经过我们的老家进行送行,我问他是否有带的东西回去,他可以顺路帮我在家中捎回,恰好当时部队给每个干部发了两箱鸭梨,我正吃不完,就把鸭梨装在一个旅行包里,委托他帮忙带回给父母。
这段时间过了大概两个月,我收到了父母的来信,责怪我说他大老远地把家里捎回来的一包烂梨子,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从时间上看,那个战友离开部队后的两个多月内,路上最多也只有两天的时间,为什么梨子竟然就烂掉了?据当时部队给每个干部发了两箱鸭梨,我也吃了不完,我就把这些鸭梨装在一个旅行包里,委托他帮忙带回给父母。
此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回家探亲的时候才知道,那个战友在返回家乡的路上,把装在行李箱里的鸭梨换成了破损的麻袋,并且自己拎物品的旅行包也被父亲形容成他当初用来装鸭梨的那个提包,这说明他不仅知道自己梨子已经烂了,而且还清楚地意识到梨子早就腐烂了,但是依然继续将一包烂梨子送到了我家里。
送烂梨子这种事情并不值得说什么,毕竟他是受托处理梨子的人,自然就得送梨子回去,当然也得考虑是否影响到梨子的质量和口感,因为梨子腐烂后质量会下降,口感也会变得不佳,至于为何他选择送烂梨子,可能只是出于无奈吧,不过,他的态度还是挺令人啼笑皆非的,仿佛他真的认为自己已经照顾好了梨子,所以才会不顾一切地把梨子送到家里。
一开始,我对这个战友的态度还挺理解的,以为他会主动放弃,不再继续留在家里,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他确实变得更加自作聪明起来,经常带着梨子到处乱跑,连我都感到头疼,有一次,我看到他把梨子放在客厅沙发上,开始看电视,我当时觉得奇怪,是不是他的战友家里条件不错,经常有人陪孩子出去玩儿,所以他才会特意跑去家里逗逗乐?
不过,事实证明他并没有真正放下心来,每次吃晚饭时,他都不停地拿起碗筷往外走,一直到晚上才回到家里,这种生活节奏让他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平衡,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什么也不想做,他连做饭的任务都没完成,直接搬到客厅沙发上去休息,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再重新开始做饭。
每天吃完饭后,他就直接出去走动,一边看电视一边睡,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这一整个月下来,我父母都感觉他好像跟谁都没有关系了,原来,他其实一直在努力维持现状,只为省下一顿饭的钱。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战友们虽然看起来很辛苦,但他们还是非常守规矩,他们总会在饭点准时出现,不厌其烦地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尽管他们的生活习惯很单调,但他们的行为模式一直都很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模式逐渐引起了我的反感,特别是当我了解到那些战友们为了省钱,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外打拼时,我心里的不满更加明显,他们不仅把饭菜吃得不够饱,甚至连基本的卫生条件都没有得到保证,甚至有的时候连水都没有喝完,这些情况让我无法忍受,于是我决定对他们采取强硬措施。
起初,我和父母商量过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想通过劝说或者严厉的方式让他们改变这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最终的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我父母先是委婉地来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调整心态,不要过于执着,但对方坚持己见,认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完全不用理会其他人的意见,我爸妈不得不找来了军队领导,请求他们给予指导和支持,经过一番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妥协方案:只要他能够暂时离开家一段时间,就能得到一些必要的帮助,比如找个地方暂时居住,或者提供一定的补贴。
这个过程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但我始终坚信,即使面对如此艰难的情况,他也不会轻易放弃,我父母也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个家庭的生存状况,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同意搬回家中,但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他也表示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尽量减少对我们的干扰。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军队战士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待工作的那份执着和坚韧,在这样一个看似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我明白了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坚守和对家庭的责任,而那些“蹭饭”这样的 *** 行为,也只是我们社会中存在的一个小小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