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诫子书中得到人生智慧?
一、俭不一定是节俭,而是俭朴、朴素
俭以养德的“俭”字历来被大家解释成节俭,这对孩子当然是一条很好的教育,我觉得一个人过分节俭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商业场合,比如邀请客人吃饭或者购买高档礼物时,节俭往往被认为是抠门和小气的表现,在中国外交界,领导人之间也会互相赠送礼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俭”字,解释称俭朴、朴素更为合适,随时保持自己的本色,即使在贫困潦倒的情况下,也不要过于炫耀自己的物质条件。《礼记》中有这样的说法:“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当我们处在穷困潦倒之中时,不要只追求奢华,也不要沉迷于小气,我们今天的社会确实需要倡导这种朴素的精神。
具体举例说明:
- 比如年轻人经常透支透支消费,寅吃卯粮,拖欠信用卡不还,甚至拿着几千块工资去买奢侈品,泡酒吧,穷过几天,愁过一个月,直到30岁才有钱,心里却焦虑不已。
-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朴素的,对自身定位没有明确的认识。
四、静不是安静,是一种修养功夫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已经表达了这个意思:“静以修身”,静正是让人身心放松,达到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静并不是只有在教室里学习,是在外边的旅行,而是指在内心深处修炼,提升自己的能力,静是为了让自己专注,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五、诸葛亮的本意是要培养一个君子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内化修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高尚品质,包括品德、胸怀、智慧等,高尔基的《童年》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小说描绘了主人公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通过他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保持乐观和坚韧。
六、中国传统教育强调内在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主张从道德和精神层面塑造人才,而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成就,高尔基在书中提到,要想成为真正的君子,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拥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他也提醒读者,尽管生活充满艰辛和挑战,但人的心灵仍然有着无限的可能和创造力,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珍视。
七、全书思想内容积极向上
高尔基在《童年》中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通过描述自己的苦难童年,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普通而又优秀的人物,他们教会了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光明,高尔基的这一观点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仍能保持乐观和坚定的态度,相信未来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诫子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它更像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诸葛亮的教导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指南,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石,高尔基的思考和感悟,以及《童年》的感人故事,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爱,有希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