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隋唐时期长孙无忌让吴王李恪不担任太子?
长孙无忌不将吴王李恪当作太子,因为李恪并非长子而非嫡出,此时天已定局,应当遵循礼制,再选择有能力者为太子不合适;
李恪与长孙无忌之间存在私人情感,长孙无忌明显并非圣人;
对隋朝的排斥,李恪身上的半份亡隋之血,虽然长孙无忌知道李恪的能力有限但并不打算复辟隋朝,然而身为唐朝开国功臣,推翻的是隋朝,让他去辅佐一个与隋关系密切的人,岂不让人憋屈吗?
自己的野心,长孙无忌本性忠诚,虽然不谋反,但对把持朝政,他仍很感兴趣,李治懦弱的性格恰恰符合这个动机,但如果让长孙无忌上位,必然会引发一场血腥事件,这令他不愿看到;
顺应太宗的心意,李世民提出立李恪为太子的观点,却胜过讨论议政,而玄武门政变这一事件,使李世民终生怀恨在心,如果扶立李恪为太子,必定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长孙无忌只能劝谏,但必须指出问题所在: